《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于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于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于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五·神仙·玉子
【原文】
玉子者,姓韋(明抄本韋作章)名震,南郡人也。少好學眾經(jīng),周幽王征之不出。乃嘆曰:“人生世間,日失一日,去生轉(zhuǎn)遠,去死轉(zhuǎn)近。而但貪富貴,不知養(yǎng)性命,命盡氣絕則死,位為王侯,金玉如山,何益于灰土乎?獨有神仙度世,可以無窮耳。乃師長桑子,具受眾術。乃別造一家之法,著道書百余篇。其術以務魁為主,而精于五行之意,演其微妙,以養(yǎng)性治病,消災散禍。能起飄風,發(fā)屋折木,作雷雨云霧。能以木瓦石為六畜龍虎立成,能分形為百千人。能涉江海。含水噴之,皆成珠玉,亦不變?;驎r閉氣不息,舉之不起,推之不動,屈之不曲,伸之不直,或百日數(shù)十日乃起。每與子弟行,各丸泥為馬與之,皆令閉目,須臾成大馬,乘之日行千里。又能吐氣五色,起數(shù)丈,見飛鳥過,指之即墮。臨淵投符,召魚鱉之屬,悉來上岸。能令弟子舉眼見千里外物,亦不能久也。其務魁時,以器盛水著兩肘之間,噓之,水上立有赤光,輝輝起一丈。以此水治病,病在內(nèi)飲之,在外者洗之,皆立愈。后入崆峒山合丹,白日升天而去。(出《神仙傳》)
【翻譯】
玉子原名叫韋震,是南郡人,他少年時就愛讀各種經(jīng)書,周幽王曾召他作官,他不愿出山。他常常感嘆說:“人生在世上,過一天少一天,離生越遠,離死卻越來越近。有的人貪圖榮華富貴,卻不知道修身養(yǎng)性,大限臨頭就會氣絕身亡。人死了,雖然位居王侯,金玉珍寶聚斂如山,其實和糞土有什么不同呢?看來只有得道成仙,才可以使生命無窮無盡。于是他拜道學家桑子為師,學習了很多道家的法術。并把各種道家理論融匯貫通,自成一家,寫了論述道術的文章一百多篇。他主要是論述養(yǎng)神藏氣和修道的關系,對陰陽五行的道理也研究得很透徹,并運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奧秘來養(yǎng)性治病,消災免禍。他能興風掀毀房屋折斷樹木,也能興雷播雨散布云霧。他能把木頭瓦石作成活生生的龍、虎和牛、馬、羊、狗、豬、雞,還能把自己分成千百個人。他能在江海上行走。嘴里含著水噴出去就能變成珍珠,珍珠絕不會再變成水珠。有時他一運氣,可以不呼不吸,這時就舉不起他推不動他,不能使他身子彎屈,彎屈后又不能使他伸直,可以一次閉氣幾十天一百多天紋絲不動。有時他和弟子們出行,他就把泥團成馬,讓弟子們閉上眼睛,泥馬立刻變成高頭大馬,而且騎上就能日行千里。他還能口吐五色云氣,云氣有幾丈高。看見空中的飛鳥,他用手一指,鳥兒就立刻掉下來。他在深潭里扔進一道神符就能把魚鱉之類召上岸來。他能讓弟子們抬眼看見千里之外的東西,但看的時間不太長。每當他進行藏神養(yǎng)氣的修煉時,就用器皿盛上水,放在兩肘之間,一吹氣,水上立刻發(fā)出紅色的光,光芒能升起一丈多高。用這施過法術的水治病,內(nèi)臟的病喝它,外在的病用這水洗,都能馬上治好。后來進入洛陽崆峒山煉丹,白天升天成仙而去。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