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是《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賈府四春之首,每當一提起這個,那么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賈元春晉升賢德妃,秦可卿提前預告說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盛事。聽話聽音,秦可卿的形容很不吉利。
“鮮花著錦”,不免畫蛇添足,反而破壞了原有的美感。
“烈火烹油”,輕者油濺重者炸鍋,鍋將不存,人還在否?
所以,賈元春晉升賢德妃,從秦可卿的預言就知道并不是好事,反而是禍事。
事實證明秦可卿形容得非常正確,賈元春晉升賢德妃“是禍非?!薄?/p>
首先,皇帝晉升賈元春的目的。
元春進宮數(shù)年籍籍無名,卻在秦可卿死后突然被晉升,有三點不尋常。
一,夏太監(jiān)傳旨時的態(tài)度不對,一句話不說來去匆匆,任由賈府緊張。好事不報,不是驚喜就是驚嚇。
二,判詞圖畫“一張弓,弓上掛著一串香櫞”,香櫞味道酸苦代表的是“心有不甘”。
三,元春省親當晚哭哭啼啼,證明她在宮里的日子不如意。她是被“無寵”晉升。
有人將賈元春與秦可卿聯(lián)系起來去推演元春晉升的原因,根本沒必要。因為曹雪芹原文白紙黑字寫得清楚,賈元春晉升,皇帝有三個目的。
一,秦可卿葬禮,北靜王不得圣旨違法出席,期間用鹡鸰香念珠拉攏賈家,還宣揚自己深得海內(nèi)名士青睞,養(yǎng)士在王府。將他不臣、不恭、不軌、不法的嘴臉昭示出來。
北靜王蓄意拉攏賈家,皇帝必然要阻止,突然晉升賈元春就是分化兩者關(guān)系。與賈家形成“翁婿”關(guān)系。
二,賈元春晉升,是皇帝向賈家拋出的橄欖枝,拉攏他們不與北靜王結(jié)黨。按說賈家此時就應(yīng)該效忠皇帝,肝腦涂地??上г菏∮H毀了一切。
三,皇帝早有心消滅“四王八公”這一伙桀驁不馴的老臣,去掉身邊隱患。
晉升賈元春,釋放出安撫的信號,也為他自己爭取了更多時間。
所以,賈元春晉升,只是一張可用的牌。
其次,元春省親花費巨大。
皇帝晉升賈元春賢德妃,無論什么目的,只要賈家對皇帝真心效忠他們就沒事。
可壞就壞在賈家對太上皇比對皇帝更忠心。
太上皇一道旨意允許妃嬪回家省親,賈家馬上修建大觀園操辦貴妃省親。試問皇帝如何想?
古來太上皇與皇帝,雖是父子,實則是權(quán)力對手。哪有真情在!
皇帝拉攏賈家,晉升賈元春。賈家卻心向著太上皇,還與不軌的北靜王暗通款曲,離皇帝漸行漸遠。
一場元春省親,修建大觀園,賈蓉對烏進孝說:“頭一年省親連蓋花園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兩年再一回省親,只怕就精窮了?!?/p>
榮國府在元春省親后一天不如一天漸漸需要典當東西救急,就因為元春省親花費太大。
最后,賈家傾盡家財,一無所獲。
第七十二回,宮里夏太監(jiān)派小太監(jiān)來要錢,賈璉正在為錢要拿賈母的東西典當,一時間不禁抱怨起來。
“又是什么話,一年他們也搬夠了……昨兒周太監(jiān)來,張口一千兩。我略應(yīng)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將來得罪人之處不少。這會子再發(fā)個三二百萬的財就好了?!?/p>
很多人都認為“三二百萬財”是指賈家貪污林家的錢。其實讀書要結(jié)合前后文。此時賈璉為了沒錢而煩惱,宮里太監(jiān)卻來打抽豐勒索,賈璉的抱怨明顯是對著他們?nèi)サ摹?/p>
而太監(jiān)又聯(lián)系著賈元春,元春省親掏空了賈家。所以,曹雪芹接賈璉之口說這“三二百萬財”,其實就是在講元春省親的花費。與林家沒有任何關(guān)系。那一段林黛玉前后也沒出場。
賈璉當管家前榮國府經(jīng)過兩代榮國公的積蓄,還有這么多存款,雖然比不得早年那么聲名顯赫,也足夠再花幾十年
可一場省親讓榮國府一干二凈。卻沒有換回來一點的好處。
按說賈元春晉升賢德妃后,皇帝勢必要給賈家封賞。不說是楊貴妃那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起碼也要有幾個肥缺落到他們頭上才是規(guī)矩。
然而,賈家從始至終不見動靜,賈政被外放學政三年,去了海南島基本等同“流放”。反而是娘舅王子騰節(jié)節(jié)高升,可那和賈家有什么關(guān)系!
賈璉奶娘說甄家曾經(jīng)四次迎接皇帝,花的錢無數(shù),“告訴奶奶一句話,也不過拿著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罷了!誰家有那些錢買這個虛熱鬧去?”
花在帝王頭上的錢,皇帝會想辦法讓他們賺回來。問題是賈家自掏腰包操辦省親,皇帝還不給他們肥缺官職撈錢,可不就是徹底賠了。
所以,賈璉的抱怨是賈家人對元春的不滿,對省親的懊悔。也成了對賈元春這賢德妃的最大諷刺。只是他們不知道,不遠的將來,更大的災難就要來臨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