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封神傳》等,相傳由明代許仲琳創(chuàng)作,約成書于隆慶、萬歷年間。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封神演義》全書一百回,寫的是武王伐紂的故事。前三十回著重寫紂王的暴虐,姜子牙歸隱,文王訪賢,得姜子牙之輔佐,武王才完成討伐紂王的大業(yè)。后七十回主要寫商、周兩國的戰(zhàn)爭,并且摻雜有宗教的斗爭,闡教幫助周,截教幫助商,各顯道術(shù),互有殺傷,結(jié)果截教失敗,紂王兇而自焚,武王奪取天下,分封列國,姜子牙回國封神,使有功于國的人和鬼各有所歸。該小說,以歷史觀念、政治觀念作為支撐全書的思想框架,摻雜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于仁君賢主的擁護和贊頌以及對于無道昏君的不滿和反抗。
創(chuàng)作背景
姜子牙斬將封神之說,早就傳聞于說詞者之口,元刊《武王伐紂平話》,伐紂斬將的故事已具雛形。從《武王伐紂平話》到《封神演義》有個中間環(huán)節(jié),就是明代萬歷年間余邵魚編集的《列國志傳》,采用了大量的民間傳說,對故事進一步做了推演、擴大。《武王伐紂平話》和《列國志傳》為《封神演義》提供了情節(jié)總構(gòu)架和部分人物形象、情節(jié)單元。許仲琳等在前人創(chuàng)作、民間傳說基礎(chǔ)上寫定了《封神演義》。
關(guān)于《封神演義》的作者身份,一直以來都存在很大爭議。最常見的說法是許仲琳,因為明朝一個版本的《封神演義》中出現(xiàn)了許仲琳的署名。許仲琳的生平事跡不詳,只知道他生活在明朝中后期,是應天府(今江蘇南京)人士,號“鐘山逸叟”。除許仲琳外,有關(guān)其作者還有陸長庚、陸西星、王世貞等說法,但未有定論。
人物介紹
西周陣營
周文王:姬昌,四大諸侯之一,作為西伯侯治理著西岐。因崇侯虎向紂王迸讒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得天下后,追尊為文王。
周武王:姬發(fā),姬昌次子。后在姜子牙的輔佐之下推翻商紂王的統(tǒng)治,開啟周家八百年江山。西周開國君主。
姜子牙:姜尚,字子牙,號飛熊,世稱姜太公。妻子為掃把星馬氏,在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修道40年,后下山代天封神,并輔佐周武王吊民伐罪,推翻商朝而起周八百年基業(yè)。后分封營丘,為齊侯。弟子武吉、龍須虎、五路神。最終老死,墮入輪回,自己沒有神位。
散宜生:西周開國功臣。西伯被紂囚禁,他通過權(quán)臣費仲游說紂王,贖出了文王;后又佐武王滅商。
伯邑考:姬昌長子,為救父至朝歌,妲己見其長相俊美、琴藝絕倫,欲加勾引不成反遭誣陷,被剁尸做成肉餅,并送給他的父親姬昌吃下。后封神為“中天北極紫微大帝”。
南宮適:西歧元老大將,個人的武勇出色,兵器為大砍刀,和散宜生并稱西岐的文武雙將,勇冠三軍,為武王伐紂立下汗馬功勞。
哪吒:李靖第三子,太乙真人之徒,為玉虛奇寶靈珠子轉(zhuǎn)世,伐紂開路先鋒官。身高一丈六尺,神通廣大,有七種八件神器與法寶,腕戴乾坤圈,臂繞混天綾,手持火尖槍,腳踏風火輪,變成三頭八臂的法身后,又持有金磚、九龍神火罩、陰陽雙劍。由蓮花化身構(gòu)成人形,無魂無魄,免疫攝魂與瘟疫的攻擊,剔骨還父、哪吒鬧海等故事廣為流傳,武王伐紂的重要功臣之一。后肉身成圣。
楊戩:玉鼎真人之徒,會八九玄功,手持三尖兩刃刀,有神獸哮天犬,收徒金毛童子;屢次救周營于危機之中。武王登位后,與李靖、哪吒、金吒、木吒、韋護、雷震子等共七人不戀紅塵,主動請辭。后此七人皆肉身成圣。楊戩為清源妙道真君。
雷震子:姬昌養(yǎng)子,文王第一百個兒子,云中子之徒。肋生雙翅,力大無窮,使一條黃金棍,為武王伐紂立下赫赫戰(zhàn)功。封神之后,肉身成圣。
韋護: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門下弟子,和韓毒龍薛惡虎是師兄弟;兵器是降魔杵,奉師命下山輔佐姜子牙,后隨姜子牙進五關(guān),捉三妖。后不愿為官,肉身成圣成為韋陀。
楊任:原為商紂大夫,迸諫鹿臺之事,被挖眼睛致死。后為道德真君所救,并收其為徒,用金丹放其眼中,使其眼中長手,手中長眼,得師授飛電槍并神火扇、坐騎是云霞獸。奉師命下山輔佐姜子牙,屢立戰(zhàn)功。在與梅山七怪的交鋒中,被袁洪打死。后封神為“甲子太歲”。
土行孫:闡教懼留孫之大弟子,其妻為原成湯大將鄧九公之女鄧蟬玉。其身材矮小,以遁地術(shù)稱雄,擅長遁地術(shù),可日行千里,捆仙繩力克天下英雄。本為商湯先鋒將軍,后投西歧,于猛獸崖死于張奎之手。后與其妻鄧嬋玉分別封神為“土府星君”和“六合星君”。
李靖:原為商朝陳塘關(guān)總兵,金吒、木吒和哪吒之父,有燃燈道人贈他法寶玲瓏寶塔,肉身成圣,為“托塔天王”。
金吒:李靖長子,文殊廣法天尊弟子,有法寶遁龍樁,奉師命下山輔佐姜子牙,后功成身退,肉身成圣。
木吒:李靖次子,師從普賢真人,有法寶吳鉤劍,學得百般藝,奉師命下山輔佐姜子牙,后功成身退,肉身成圣。
黃飛虎:原為商紂武成王,后因紂王調(diào)戲并逼死其夫人,反出朝歌,投奔武王。后在澠池被商朝大將張奎殺死。與崇黑虎、聞聘、崔英、蔣雄等五人封神為“五岳”。黃飛虎為五岳之首——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執(zhí)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總管天地人間吉兇禍福。
黃天化:黃飛虎長子,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之徒。騎玉麒麟,手持清虛道德真君鎮(zhèn)山之寶“莫邪寶劍”,另有兩柄錘。為周營主要將領(lǐng)之一。曾用師傅所授攢心釘斬殺魔家四將,金雞嶺大戰(zhàn)中被高繼能所殺。封神為三山正神炳靈公。
商紂陣營
紂王:殷受,帝乙之子,商最后一任帝王,在位期間倒行逆施,弄得天怒人怨,后走投無路,于摘星樓自焚身亡。后封神為“天喜星”。
姜王后:紂王原配皇后,東伯侯姜桓楚之女。妲己與費仲聯(lián)合,用奸計使其背上弒君罪名,后紂王剜其一目,炮烙其雙手,終因熬刑不過而死。封神為“太陰星”。
殷郊:商紂王嫡長子,姜王后所出。與其弟遭妲己迫害出逃,為廣成子所救,即拜其為師。藝成出師,奉廣成子命攜翻天印、落魂鐘等數(shù)寶下山協(xié)助姜子牙,路遇申公豹游說而加入商軍攻打西岐。后在岐山應誓言受犁耕而死。封神為“執(zhí)年太歲”。
殷洪:商紂王嫡次子,赤精子之徒,有師授法寶陰陽鏡,水火鋒,奉師命藝成下山佐周途中為申公豹策反,助紂伐周,后應誓言,在太極圖中化成飛灰。封神為“五谷神”。
杜元銑:商朝司天監(jiān)太師,因勸諫紂王不要寵幸妲己,敗壞朝綱,被處以梟首之刑。封神為“博士星”。
蘇妲己:原為冀州侯蘇護之女,后被千年狐貍精殺死并占據(jù)身體。其人艷如桃花,妖媚動人,美麗多姿,受女媧娘娘派遣迷惑紂王。后與雉雞精和琵琶精一起被周將擒獲并處死。
聞仲:殷商太師,商紂王之父帝乙托孤之臣,對殷商忠心耿耿。兵伐西岐中亡于絕龍嶺云中子之通天神火柱。后封神為“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督率雷部二十四正神,興云布雨,萬物托以長養(yǎng),誅逆除奸,善惡由之禍福。
商容:商朝首相,因不滿紂王暴政,辭官回鄉(xiāng),后回朝死諫,頭撞九間殿而死。后封神為“玉堂星”。
梅伯:商朝上大夫,進諫紂王被炮烙而死,乃受炮烙而死第一人。封神為“天德星”。
比干:商朝亞相,紂王叔父,后被妲己用計使其被剖心而死,后封神為“文曲星”。
箕子:紂王叔父,妲己用計使其剃發(fā)投獄。
微子啟:紂王異母兄,進諫紂王無效后歸隱。
微子衍:紂王異母兄,進諫紂王無效后歸隱。
姜桓楚:商紂天下八百鎮(zhèn)諸侯之首,被封為東伯侯,總鎮(zhèn)東魯二百路諸侯,紂王原配姜王后之父。后被誣謀反,醢尸而亡。封神為“帝車星”。
鄂崇禹:南伯侯,總鎮(zhèn)南方二百路諸侯。為救姜桓楚,直言進諫,紂王震怒,下令將其梟首。封神為“天馬星”。
崇侯虎:北伯侯,總鎮(zhèn)北方二百路諸侯。蠱惑天子,殘虐萬民,曾替紂王監(jiān)造摘星樓。后與其子崇應彪一起被姜子牙下令斬首。封神為“大耗星”。
殷破?。荷碳q王麾下的親隨大將,奉命捉拿二位殿下,將二人抓回,又奉命追趕姬昌,被雷震子嚇退。后為東伯侯姜文煥所殺。姜子牙岐山封神,封其為“小耗星”。
費仲:商紂王之嬖臣,詭計多端,施計廢姜皇后,為自己謀得高官厚祿,后與另一嬖臣尤渾(封神為“卷舌星”)一起被冰凍岐山而抓,被祭封神臺。封神為“勾絞星”。
孔宣:殷商三山關(guān)總兵,第三十六路征伐主帥,天地間第一只孔雀,五色神光落盡萬物,最終為準提所收服。
張鳳:臨潼關(guān)守將,善打百煉索,于黃飛虎過五關(guān)時,為其部將蕭銀所殺。受封“鉆骨星”。
袁洪(猿猴):梅山七怪之首,擁有七十二變、金剛不壞之身,法力高強,打殺過周營猛將楊任,最后楊戩依靠女媧至寶山河社稷圖才將其擒拿,以陸壓斬仙飛刀將其殺之。后封神為“四廢星”。
常昊(長蛇):能化青煙而走,口吐毒霧。后封神為“刀砧星”。
朱子真(野豬):能在身后透出一頭巨豬,直接將敵人吞噬。后封神為“伏斷星”。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