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居士長短句》是秦觀的詞集。宋代有3卷、1卷兩種版本。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17“別集類”說《淮海集》中有“長短句三卷”,而卷21“歌詞類”又說《淮海詞》1卷。宋乾道刻本《淮海居士長短句》3卷 (有殘頁),藏北京故宮,1930年影印。1930年葉公綽將故宮和吳湖帆藏本兩種宋刊《淮海居士長短句》合刊影印,并考其版本系統(tǒng)和各本異同,甚為詳盡。明毛晉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1卷,共收詞87首。《四庫全書》詞集用此本。另外,還有《彊村叢書》本,《四部叢刊》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宋乾道高郵軍學本《淮海居士長短句》是宋本中最為完整的。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別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出生于中小官僚家庭,青少年時期熟讀詩書,個性豪雋。神宗熙寧十年(1077)拜謁蘇軾于徐州,作《黃樓賦》,被蘇軾贊譽為有“屈宋之才”。同年,蘇軾向王安石推薦他的詩,王安石稱贊“清新嫵麗,與鮑謝似之”。元豐八年(1085)36歲時中進士。初授定海主簿,調(diào)蔡州教授。哲宗元佑二年(1087),蘇軾以賢良方正薦之于朝,為忌者所中,仍歸蔡州。元佑五年 (1090)被召至京師,為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黃本書籍。后遷正字,兼國史院編修,授左宣德郎。和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同游蘇軾之門,人稱 “蘇門四學士”。紹圣元年(1094)元佑舊黨受打擊,秦觀坐黨籍,出為杭州通判,繼而貶監(jiān)處州酒稅。紹圣三年(1096)削秩徙郴州、橫州。元符二年(1099)再貶雷州,次年徽宗即位,得以復(fù)職北還,不幸中途病死于藤州。
《淮海居士長短句》思想內(nèi)容比較單薄,基本上沒有跳出傳統(tǒng)的相思離別題材的藩籬,但它是一部優(yōu)美的抒情詩,于離情別緒之中,打入了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唱出了那個時代一個富有才情而又備受壓抑的知識分子的痛苦和憂傷。這種遭遇和哀怨之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會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矛盾和斗爭,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著名的 《滿庭芳》(曉色云開)、(山抹微云) 都是愛情詞。但 “屈指堪驚”的十年夢,“豆蔻梢頭”之舊恨,都不是單純指愛情方面的。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說: “少游《滿庭芳》諸闋,大半被放后作,戀戀故國,不勝熱中,其用心不逮東坡之忠厚,而寄情之遠,措辭之工,則各有千秋?!薄痘春>邮块L短句》中的愛情詞并不同于過去偎紅倚翠、充斥色情的艷詞,如千古傳誦的《鵲橋仙》,以金風玉露、柔情似水的審美意象,歌頌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那純潔真摯、地久天長的愛情。當然,秦觀詞感傷色彩較濃,充滿了愁苦凄惻、孤苦無告的苦悶,如《踏莎行》 (霧失樓臺)。
《淮海居士長短句》在藝術(shù)手法上近效柳永,攝取了柳詞鋪敘渲染、委曲盡致的優(yōu)點,但避免了他“詞語塵下”的缺點。寫景言情,出以純凈之筆,形成清麗典雅的詞風。秦觀深于音律,長于運思,能夠準確地把握住事物的突出特征,以鮮明的意象,致密的結(jié)構(gòu),精煉的語言構(gòu)成一種凄迷幽婉的審美意境。在藝術(shù)上力求創(chuàng)新,形成了獨特的抒情個性。馮煦說:“他人詞,詞才也;少游,詞心也?!?《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道出了秦觀詞的基本特征。
前人對《淮海居士長短句》有較高的評價。張炎在《詞源》中說:“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薄捌涞Z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詞人,實罕其匹”。甚至還有人把他置于蘇軾、柳永之上:“子瞻辭勝乎情,耆卿情勝乎辭,辭情相稱者,唯少游一人而已?!?沈雄《古今詞話》引蔡伯世語),同時也指出他的不足。稍晚于秦觀的李清照批評他的詞:“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tài)。”(《苕溪漁隱叢話》引)南宋的胡仔也指出“少游詞雖婉美,然格力失之弱”。
秦觀是北宋后期詞壇的重要詞人,他那情辭兼勝的優(yōu)美篇章使他在詞的發(fā)展史上卓然名家,一直被視為詞壇第一流的正宗婉約作家,千百年來對后代詞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