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遠嫁,是《紅樓夢》中的故事情節(jié)。下面由小編給大家?guī)磉@篇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接著往下看吧。
南安太妃在書中出場的次數(shù)不多,卻決定了探春的命運。
按照書中作者給南安太妃的角色定位,她只是一個配角,也就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卻因為她的出現(xiàn),完全改變了賈府三小姐探春的最終命運。
那么南安太妃讓探春替女兒遠嫁和親,這件事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就有預謀的。
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中,因寶玉臉被賈環(huán)燙傷,寶玉的幾名干娘馬道婆前來探望。她建議賈母要給寶玉多添一些香油,多做善事,給菩薩供奉。為了顯示自己廟里很多大人物的供奉香油錢很多,點的燈也大,馬道婆說出了大客戶南安太妃。
原文如下:馬道婆說:“這也不拘多少,隨施主愿心。像我家里就有好幾處的王妃誥命供奉的:南安郡王府里太妃,他許的愿心大,一天是四十八斤油,一斤燈草,那海燈也只比缸略小些;錦鄉(xiāng)侯的誥命次一等,一天不過二十斤油;再有幾家,或十斤、八斤、三斤、五斤的不等,也少不得要替他點。”
從馬道婆的這句話里,可以聽出兩個信息,一個就是南安太妃在廟里許了一個特別大的心愿,一天用了四十八斤油,一斤燈草,海燈比缸小一些。這說明南安太妃心里有事放不下,總是擔心或者心神不定,所以才到廟里去求菩薩的保佑,才下那么大的血本。另一個信息就是南安太妃的兒子南安王爺做為四王之一的王爺,按照稱謂應該固守南方。而南方多蠻夷之地,戰(zhàn)爭不斷,南安王爺應該也是常年在外征戰(zhàn),不得回來,太妃擔心兒子安危,才在廟里做那么大的祈福。正是因為這份擔憂,也讓南安太妃成了馬道婆廟里的大客戶。
南安太妃的這些擔憂和祈福,也為后文認探春做義女埋下了伏筆。然后與賈府交情一般的南安太妃出現(xiàn)在賈母的壽宴上,而且還是專門要見賈府的小姐,包括賈府的那些親戚也都去了。這一次南安太妃主要見了賈府的三小姐探春,還有寶釵、湘云等,賈母只讓探春出來見太妃,可見賈母也是考慮探春的優(yōu)秀,希望探春將來能借助太妃這個貴手嫁的更好,為賈家支撐門面。
可賈母唯一沒有想到的是她的決定竟害了探春,原來南安太妃這次來就已經(jīng)有了預謀,來物色合適的人選,其實這個時候南安王爺在南方已經(jīng)吃不消了,后來戰(zhàn)敗被擒,要拿和親來換回王爺,這已是后話了。但南安太妃早已在為兒子和女兒的擔憂中,在賈府物色好了人選。當南安王爺出事之后,皇帝接到對方要求和親的消息時,南安太妃自然不忍心讓自己的女兒去和親,就在賈府挑選了探春。
可見南安太妃選中探春不是偶然,也不是湊巧,而是經(jīng)過考察思量的,是有預謀的。正是因為這些,因為保護自己的女兒,而犧牲別人的女兒,南安太妃也成了紅樓夢中最狠心無情的母親,當然這個母親是指她對探春的義母之情,是狠心加無情。
探春遠嫁,平時鬧騰的趙姨娘,在這一刻流露出真情,也讓人化解了對她的不喜歡,可南安太妃,這個探春名義上的母親,一點感情都不帶有的,因為畢竟沒有任何的感情,所以探春的遠嫁對南安太妃來說,一點損失都沒有,反而換回了她的兒子,還有女兒的幸福,可見南安太妃才是最后的贏家,只是可惜了探春這么一個優(yōu)秀的女子。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