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是明代杰出醫(y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中醫(yī)典籍,共52卷。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書采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全書共190多萬字,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yī)方11096個,繪制精美插圖1160幅,分為16部、60類。是作者在繼承和總結以前本草學成就的基礎上,結合作者長期學習、采訪所積累的大量藥學知識,經(jīng)過實踐和鉆研,歷時數(shù)十年而編成的一部巨著。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較科學的藥物分類方法,融入先進的生物進化思想,并反映了豐富的臨床實踐。本書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本草綱目·第三卷·百病主治·噎膈(yē gé)
【釋名】
噎病在咽嗌,主于氣,有痰有積。膈病在膈膜,主于血,有挾積、挾飲游、挾瘀血及蟲者。
【利氣化痰】
半夏:噎膈反胃,大便結者,同白面、輕粉做丸煮食,取利。山豆根:研末,橘皮湯下。昆布:氣噎,咽中如有物,吞吐不出,以小麥煮過,含咽。栝樓:胸痹咽塞,同薤白、白酒煮服。天南星、前胡、桔梗、貝母、香附子、木香、澤瀉、縮砂、茴香、紅豆蔻:咽中有物,吞吐不出,含之一月愈。噎氣,姜入廁內(nèi)浸過,漂曬研末,入甘草末服。檳榔:五膈五噎,同杏仁以童尿煎服。
【開結消積】
三棱:治氣脹,破積氣。反胃,同丁香末服。郁金:破惡血,止痛。阿魏:五噎膈氣,同五靈脂丸服。威靈仙:噎膈,同蜜煎服,吐痰。鳳仙子噎食不下,酒浸曬研,酒丸服。板藍汁:治噎膈,殺蟲,頻飲。紅藍花:噎膈拒食,同血竭浸酒服。大黃:食已即吐,大便結,同甘草煎服。蕎麥秸:灰淋取鹼,入蓬砂服,治噎食。韭汁去胃脘血。烏梅、杏仁、山楂、桃仁:消噎食積塊。鯽魚:留膽去腸,釀,煅末服。壁虎:噎膈反胃,炒焦入藥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