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詩社是由賈探春提議邀集大觀園中有文采的人所組的詩社,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磉@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賈探春提出創(chuàng)建詩社,遂成“秋爽齋偶結(jié)海棠社”之妙舉,李紈毛遂自薦,自占社長之位,迎、惜二人素不擅作詩,故封二人為副社長,迎春出題限韻,惜春謄錄監(jiān)場。詩社編制創(chuàng)建完畢,李紈因看見下人抬過兩盆白海棠來,于是便提出以白海棠為題,遂命社員寶釵、黛玉、探春、寶玉四人,每人作一首詠白海棠詩。
須臾片刻,釵、探、黛三人均已作成,唯獨寶玉靈感不佳,未能完成。而就在眾人比較三首詩評價高低時出現(xiàn)了歧義,眾人都認(rèn)為林黛玉的詩更勝一籌,李紈作為社長卻更欣賞薛寶釵的詩,最后硬是將魁首之位給了蘅蕪君薛寶釵,為何李紈會更欣賞薛寶釵的詩作呢?我們不妨來細細分析。
薛寶釵的白海棠詩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薛寶釵的這首詩水平如何?一個字,高!無論是詩句平仄、措辭、內(nèi)涵、詩境都堪稱一等作品,薛寶釵本身性格就是“藏愚守拙,隨分從時”,性情偏向穩(wěn)重,所以她的詩句寫得也是相當(dāng)?shù)摹胺€(wěn)”,全詩沒有半絲輕浮之意,皆是站在莊嚴(yán)禮教高度,歌頌白海棠的樸素、淡雅,高潔,實則詠物喻人。
一句“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便以看出薛寶釵身上的封建傳統(tǒng)閨閣少女氣息,“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徹魂”兩句,寶釵認(rèn)為白海棠的白是將胭脂洗凈后的純白,并以冰雪來比喻白海棠的花魂。
而更經(jīng)典還是這句“淡極始知花更艷”,堪稱是整首詩中的絕句,世人一向認(rèn)為白色素凈,但若是白到了極致,何嘗不是一種艷麗呢?由此可看出薛寶釵看似低調(diào)敦厚,實則胸有丘壑,她一向穿舊衣、厭花兒粉兒,她不正是以“素凈”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嗎?而那些認(rèn)為寶釵過于樸素的人,寶釵便以“淡極始知花更艷”來反駁,真可謂是對世間庸俗審美的硬杠!
林黛玉的白海棠詩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fēng)夜已昏。
林黛玉的詩風(fēng)與薛寶釵完全不同,寶釵起首便是“珍重芳姿晝掩門”,黛玉則是“半卷湘簾半掩門”,一個關(guān)門,一個半掩門,小小細節(jié),足可以看出釵、黛兩人的性格、處世都是完全不同的,寶釵穩(wěn)重,黛玉靈巧!
論想象力,寶釵有“冰雪招來露砌魂”,黛玉則有“碾冰為土玉為盆”,可謂不相上下。而到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一句,黛玉詩作的新巧靈活則明顯在寶釵之上,“偷來”、“借得”這種擬人化的詩作手法,也只有性格幽默、頭腦靈活的黛玉能作出來。
黛玉趁熱打鐵,繼續(xù)發(fā)揮“李太白式”的想象力,她將白海棠比作是仙人縫制的“縞袂”,秋閨怨女用這塊“縞袂”來拭淚,讀至此處,不得不佩服林黛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更為可貴的是,黛玉的詩作并沒有脫離現(xiàn)實,最后一句“嬌羞默默同誰訴,倦意西風(fēng)夜已昏”,直接將讀者的思路帶回到現(xiàn)實,古代閨閣少女一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們有青春的覺醒,卻只能被困在深墻高院之內(nèi),由此延伸出對未來的恐慌與迷惑。
也正是因為林黛玉的詩切中了眾姊妹的痛點(其實何止是眾姊妹,簡直是那個時代貴族女性的痛點),所以眾姊妹讀完黛玉的詩句后,都認(rèn)為林黛玉的詩句是三首詩之首!
李紈為何偏愛寶釵之詩?
雖然詩社大部分人都更喜歡林黛玉的詩句,但最終李紈還是選擇了寶釵之詩為魁首,并且憑借社長的頭銜,打斷了賈寶玉對排名的質(zhì)疑,書中這般記:
眾人看了黛玉之詩,都道是這首為上,李紈道:“若論風(fēng)流別致,自是這首;若論含蓄渾厚,終讓蘅稿。”……寶玉笑道:“只是蘅瀟兩首,還要斟酌?!崩罴w道:“原是依我評論,不與你們相干。再有多說者必罰?!睂氂衤犝f,只得罷了。
為何李紈偏愛薛寶釵的詩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薛寶釵的詩句暗合了李紈的人生觀,李紈乃是國子監(jiān)祭酒之女,用今天的話來說,相當(dāng)于教育部部長的女兒,書中記載,李紈之父李守中認(rèn)為“女子無才便有德”,于是不讓李紈讀許多書,只些許看了幾本《賢媛集》、《烈女傳》、《女四書》,這些書基本上都是教育女孩子如何做貞潔烈女。
李紈從小在這種環(huán)境下影響,不可能不受沾染,其后她嫁入賈家,丈夫賈珠去世,她從此深居簡出,只一味教子與教姊妹們針織女紅而已,素日里姐妹們在一起,其他女孩子穿的花紅柳綠,唯獨李紈總是一件深青色外套,眾姊妹入住大觀園的時候,李紈也挑選風(fēng)格最為樸素的稻香村作為自己的住處,這些種種都是為了維護自己“貞潔寡婦”的名聲!
正是因為如此,薛寶釵的白海棠詩中頌揚的樸素高潔的人生觀,深深契合了李紈的心意,所以她認(rèn)為寶釵的詩“有身份”,相比之下,林黛玉的詩句縱然清新靈巧,想象力天馬行空,但終究不符合李紈的審美,所以她才會認(rèn)為寶釵的詩為此次詩歌競賽的榜首!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