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妙玉在中秋夜請史湘云喝體己茶的用意是什么?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中秋夜月下聯(lián)詩,算是史湘云和林黛玉的一次訣別。日后不久二人各奔東西,再無相見之時。“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成了二人人生結局的讖言。
史湘云和林黛玉月下聯(lián)詩,不想被聞笛音出來“賞月”的妙玉旁觀,聽到二人作詩雖精彩卻喪敗不禁出場打斷,并邀請二人同去櫳翠庵親自烹茶招待。
(第七十六回)妙玉笑道:“我聽見你們大家賞月,又吹得好笛,我也出來玩賞這清池皓月。順腳走到這里,忽聽見你兩個聯(lián)詩,更覺清雅異常,故此聽住了。只是方才我聽見這一首中,有幾句雖好,只是過于頹敗凄楚。此亦關人之氣數(shù)而有,所以我出來止住。如今老太太都已早散了,滿園的人想俱已睡熟了,你兩個的丫頭還不知在那里找你們呢。你們也不怕冷了?快同我來,到我那里去吃杯茶,只怕就天亮了。”
妙玉請喝茶,于林黛玉是第二次,史湘云卻是第一次。上一次劉姥姥游覽大觀園,在櫳翠庵妙玉請喝體己茶,只有林黛玉和薛寶釵,并沒有邀約史湘云。這次適逢其會則有湘云沒有寶釵。
妙玉兩次請喝茶都不是閑筆。很多人奇怪為什么妙玉當初的“體己茶”不請史湘云,卻在中秋夜又請一次?其實,說清楚這件事一點都不難。
首先,“體己茶”本質上有兩層意義。
一,劉姥姥來賈府打抽豐,攀附賈家空手套白狼。賈家對劉姥姥也不客氣,賈母看似善意招待,也有做給兒孫輩看看“老來窮”的意思。而王熙鳳、鴛鴦更是戲耍起劉姥姥作為娛樂。
劉姥姥滿不在乎,她在乎也沒人理。但林黛玉、薛寶釵和妙玉則受不了。
一來,劉姥姥的“吃相”難看,讓同樣寄人籬下的三個人尷尬無比。
二來,賈家不尊重劉姥姥,也讓妙玉等三人物傷其類,悲哀自身寄人籬下。
以妙玉為例,她的性格對誰都不假辭色,唯獨賈母到來不但要迎接,還要好茶好水招待,更要面對賈母的“挑三揀四”,不能宣言。
史湘云雖然也在賈府,可她只是暫住做客,對賈府又無所求。與妙玉存身,寶釵攀附,黛玉收養(yǎng)完全不同。“體己茶”自然沒有湘云的份。
二,妙玉請薛寶釵和林黛玉喝“體己茶”,賈寶玉過來蹭茶,本就是寶黛釵三人緣法的一次總結。
妙玉給薛寶釵“(分瓜bān)瓟斝”茶具,“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晉王愷珍玩”,又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于秘府”一行小字?!?/p>
“(分瓜bān)瓟斝”茶具將薛家籌謀金玉良姻,是受金陵王家指使的真相挑明。更借蘇軾的“烏臺詩案”挑明賈府抄家源于“謀逆”。而“元豐”年號總共八年,是薛家來賈家的時間,也是金玉良姻成功以及《紅樓夢》終結的倒計時。
妙玉給林黛玉的“杏犀”?!跋贝韺汍於诵挠徐`犀,三個垂珠篆字代表眼淚,代表二人三生三世勞燕分飛,姻緣無果。
妙玉“仍將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綠玉斗來斟與寶玉”,并非她不避嫌疑,而是“綠玉”代指林黛玉,之前的“紅香綠玉”“綠玉春猶卷”,都是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情義。賈寶玉不敢用“綠玉斗”,證明寶黛姻緣注定無果。
妙玉見賈寶玉不用綠玉斗,“遂又尋出一只九曲十環(huán)一百二十節(jié)蟠虬整雕竹根的一個大海出來”,這個大海由薛蟠代指薛寶釵。賈寶玉放棄黛玉選擇寶釵,一如當初的“綠玉春猶卷”,改成了“綠蠟春猶卷”。
體己茶與史湘云沒有關系,才是妙玉“不請她”的原因。
其次,中秋節(jié)的“茶”又是另一層意思。
中秋節(jié)當晚賈母率領子孫團圓宴飲。妙玉被笛聲吸引出來賞月,是她“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情愫。她不受控制出來“賞月”,也是慨嘆畸零之人的孤獨。
與妙玉相同心思的,還有林黛玉和史湘云。她們都沒有家人團聚,又都父母雙亡,沒有兄弟姐妹,“同是天涯淪落人”。
(第七十六回)湘云道:“可恨寶姐姐,姊妹天天說親道熱,早已說今年中秋要大家一處賞月,必要起社,大家聯(lián)句,到今日便棄了咱們,自己賞月去了。社也散了,詩也不作了。倒是他們父子叔侄縱橫起來”……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連老太太,太太以至寶玉探丫頭等人,無論事大事小,有理無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況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
湘云說:“他們父子叔侄縱橫起來”,黛玉說:“何況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都是天涯孤旅飄零孤獨。
所以,中秋節(jié)妙玉請喝茶,是三個孤兒的慰藉之茶,別說薛寶釵回家了,就算在大觀園也一定沒她的“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