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之首,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中,王熙鳳與薛寶釵先后借婚事打趣了黛玉,但二者卻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那么寶釵的做法為何與王熙鳳不同呢?
首先,身份立場不同。王熙鳳是賈赦的兒媳婦,是王夫人的內(nèi)侄女,她之所以給王夫人打工,而不是當榮國府的真正的女主人,就是因為榮國府不是長房管家,而是次子賈政夫妻管家。
正是因為這層身份,王熙鳳當然希望寶玉能娶黛玉,這樣以黛玉的身體,即便是結(jié)婚后,也不會取代她的位置。而寶釵不同,寶玉若是娶了寶釵,以寶釵的精明能干,以寶釵的身體條件,以后榮國府的管家奶奶就不再是王熙鳳,而變成了寶二奶奶薛寶釵,所以王熙鳳站在她的立場,也不會希望寶玉娶寶釵,于是才在揣摩大領導賈母的意思之后,公然借吃茶葉打趣黛玉的婚事。
原文如下:黛玉聽了,笑道:“你們聽聽:這是吃了他一點子茶葉,就使喚起人來了。”鳳姐笑道:“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兒?”眾人都大笑起來。黛玉漲紅了臉,回過頭去,一聲兒不言語。寶釵笑道:“二嫂子的詼諧真是好的。”黛玉道:“什么詼諧!不過是貧嘴賤舌的討人厭罷了!”說著又啐了一口。鳳姐笑道:“你給我們家做了媳婦,還虧負你么?”指著寶玉道:“你瞧瞧人物兒配不上?門第兒配不上?根基兒家私兒配不上?那一點兒玷辱你?”黛玉起身便走。
這是王熙鳳第一次公開拿寶黛的感情開玩笑,也是第一次明確的提出了寶黛的婚事。相信以王熙鳳的精明,若是沒有揣摩透大領導賈母的心思,她是斷然不敢開這種玩笑的??梢娰Z母應該在王熙鳳面前,表露過這樣的意思,或者故意透出這樣的意思,又或者是王熙鳳自己揣摩的賈母的心思,總之,王熙鳳之所以敢開這樣的玩笑,那是有把握的,不是胡亂說的。
畢竟一個未出閣的小姐的婚事,那是不能拿來開玩笑的,可見王熙鳳是真心祝福寶黛,希望寶黛成親的,也可以說王熙鳳也是寶黛的大媒人。只是可惜黛玉沒有等到這樣的幸福,就淚盡而亡了,最終寶玉還是娶了寶釵。
這一回目中,除了王熙鳳借婚事公開打趣黛玉,寶釵也拿這件事打趣了黛玉,只是她的做法不同。當時寶玉和王熙鳳都中了趙姨娘與馬道婆的巫法,生命危在旦夕,好在一個和尚一個道人治好了他們倆。當時大家都在等寶玉和王熙鳳的消息,這個時候突然傳出寶玉醒了,知道餓了的消息時,黛玉不由自主的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寶釵就借這個打趣了黛玉。
原文如下:黛玉先念了一聲佛,寶釵笑而不言。惜春道:“寶姐姐笑什么?”寶釵道:“我笑如來佛比人還忙:又要度化眾生;又要保佑人家病痛,都叫他速好;又要管人家的婚姻,叫他成就。你說可忙不忙?可好笑不好笑?”
寶釵看似詼諧的玩笑,詼諧的打趣,其實她這一刻的心情與王熙鳳不同,王熙鳳可以置身事外,但寶釵不可以,畢竟元妃省親之后,已經(jīng)有了金玉良緣的說法,寶釵即便是假裝不在意,但心里已經(jīng)在意了。她之所以開這樣詼諧的玩笑,一來讓自己避嫌,二來讓黛玉對寶玉的情露于眾人面前,這與王熙鳳的區(qū)別就是,王熙鳳的玩笑是說黛玉還不給寶玉做媳婦,那說明黛玉是被動的,賈府的領導有這個意思。而寶釵的玩笑雖然同是打趣黛玉,但本質(zhì)卻變了,變成了黛玉是主動的,在這段感情里一個女孩從被動變成了主動,在這當時那個非常含蓄的社會,女孩是不可以自己想起終身大事的,即便是真心相愛也不可以,所以把黛玉的心思公諸于眾,讓王夫人知道了會怎么想,會怎么看黛玉。所以當寶釵的詼諧打趣之后,大家都笑了,黛玉的反應是臉紅了。
那么王夫人若是知道了肯定不會接納黛玉做自己的媳婦,在王夫人的字典里,不喜歡太過伶俐的,不喜歡太過主動的,更不喜歡太過漂亮的,倒是喜歡那些粗粗笨笨的,如她認為的襲人、麝月等,這樣就等于拒絕了黛玉。
其次,目的不同。王熙鳳的目的就是希望寶黛的婚事盡快定下來,所以她才毫不顧忌的打趣黛玉,當然這種打趣不止一次,還包括對寶玉的打趣。而寶釵的目的就不同了,她這個時候的身份不適合這樣直接把話挑開了說,即便是金玉良緣這樣的大事,也應該由她的母親薛姨媽出面,再說寶釵開始進賈府,目的不在寶玉,而是在進宮待選這樣的大事上,只是后來元妃省親之后,端午節(jié)賜禮,暗隱了寶釵待選之路的失敗,那么這個時候?qū)氣O最好的選擇就是寶玉了,所以她要繞彎的把黛玉推出去,讓賈府的大小領導都知道寶黛的愛情,尤其是知道黛玉的心思,那樣等于是毀掉了黛玉的念想,相信除了賈母,賈府的其他人,包括賈政都會認為一個未出閣的姑娘自己想起了婚事,想起了心上人,都是與那個封建社會的婚姻制度相悖的,也不會接受黛玉這樣為愛癡情的女孩,何況是一開始就不怎么喜歡黛玉的舅媽王夫人,更不會選擇黛玉。
那樣沒有了黛玉這個競爭者,寶釵就穩(wěn)坐寶二奶奶的位置了,當然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寶釵無意嫁給寶玉,即便是后來進宮的事不成了,也沒有想要嫁給寶玉,后來黛玉死了,寶釵才嫁給了寶玉。
其實大家都希望是這樣的結(jié)局,這樣即便是寶釵嫁給了寶玉,那也不是搶閨蜜黛玉的男友,更不是毀了黛玉的幸福,這讓喜歡寶釵的讀者心里更是安慰。當然也讓喜歡黛玉的讀者,心里覺得安慰,畢竟黛玉不是因為寶釵這個好姐妹的插足而失去了幸福的婚姻,淚盡而亡,而是因為其他原因淚盡而亡之后,寶釵才嫁給了寶玉。
當然希望是美好的,現(xiàn)實是殘酷的,從端午節(jié)元妃賜禮開始,寶釵的心思就變了,她從一開始就知道寶黛的愛情,尤其是知道黛玉的心思,可她還是公然戴上了元妃賜給她與寶玉象征訂婚的情侶手串,可見在她的心里,進宮的路被堵后,嫁給寶玉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已經(jīng)顧不得與黛玉的姐妹情,借婚事公然打趣黛玉,讓黛玉對寶玉的心思闔府皆知,這樣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黛玉成為她嫁給寶玉的絆腳石。
其實寶釵打趣黛玉,也暗隱了兩個信息,如下:
一、寶釵接受金玉良緣。寶釵初進賈府的時候,盡管當時薛姨媽借寶釵的金鎖提出了所謂的金玉良緣,但寶釵的心里還是不認同的,畢竟那個時候她的目的是進宮待選,她是不在意金玉良緣的,再加上寶玉的身邊有個黛玉,她對二人的感情又非常的了解,還有黛玉的醋意,寶釵非常自覺的總是遠著寶玉。
但元妃省親之后,端午節(jié)賜禮開始,寶釵的心思就變了,她雖然更清楚黛玉的心思,也明白寶玉的想法,也知道黛玉的醋意,她也象征性的遠著寶玉,但這個遠就與之前不一樣了。
她開始在意寶玉,開始關心寶玉,開始心疼寶玉,這些早已超越了一個表姐對表弟的關心,也早已超越了一個未出閣小姐對一個男子的心思。其實寶玉與王熙鳳同時中魔咒,寶釵心里的擔心不低于黛玉,但她卻公開拿黛玉打趣,目的不是祝福寶黛,而是借打趣讓黛玉對寶玉的那種愛鬧的闔府皆知,這樣等于是主動的讓黛玉出局。說明寶釵的心里,已經(jīng)接受了金玉良緣,特別是寶玉后來挨打,寶釵的那種心疼的關心,還有哥哥薛蟠的那句話,都直接點出了寶釵的心思。
二、逐黛玉出局。寶釵后來也有說過類似的話,雖然不是玩笑,看似是為黛玉好,讓寶玉不要讓黛玉心里不自在,勸他趕緊去陪黛玉吃飯。寶釵說這些話的時候,是當著王夫人的面說的,王夫人聽到以后會怎么想,她首先會不喜歡黛玉,更不會接受黛玉做自己的兒媳婦。
尤其是黛玉動不動就生氣了,寶玉還要陪各種小心的伺候著,這樣的媳婦,別說是王夫人不愿意娶,放在今天的婆婆身上,估計接受的人也不多。誰愿意自己的兒子娶一個處處挾制兒子的媳婦,再加上黛玉的身體不好,王夫人又不喜歡她,知道黛玉早已動了要嫁寶玉的心思,自然更不會同意。
畢竟那個社會婚姻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制度,一個女孩不管是親是友,見了一個男子就想起了自己的婚姻大事,賈母也說這樣的孩子只是戲里編書的胡亂寫的,現(xiàn)實中不存在,也不會存在,所以即便是賈母也會認為這樣不妥,何況是王夫人,所以薛寶釵看似對黛玉關心的話,實際上已經(jīng)變相的逐黛玉出局。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