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會與鄧艾是魏國的大將,都是伐蜀的功臣,按照官職來說,鐘會伐蜀時為鎮(zhèn)西將軍,鄧艾為征西將軍,很明顯,鄧艾的征西將軍,要比鐘會的鎮(zhèn)西將軍官職高一點。
值得注意的是,伐蜀時,魏軍兵分三路,鄧艾和諸葛緒分別率軍三萬,而鐘會卻率軍十余萬,很明顯,鐘會是主力,而鄧艾是偏師。
司馬昭在伐蜀安排上,為什么要官職低一點的鐘會做主力呢?先看鄧艾與鐘會二人的官職履歷時間。鐘會任鎮(zhèn)西將軍,是在景元三年(262年),同時,假節(jié)、都督關中軍事。
在這之前,鐘會擔任司隸校尉。鄧艾擔任鎮(zhèn)西將軍,是在甘露元年(256年),同時都督隴右諸軍事。
在這之前,鄧艾擔任安西將軍,假節(jié)、領護東羌校尉。也就是說,鐘會擔任鎮(zhèn)西將軍,要比鄧艾晚了六年。甘露二年(257年),鄧艾因為戰(zhàn)功,升官了,擔任征西將軍。
到司馬昭下令伐蜀時,鄧艾的官職,一直在鐘會之上,而司馬昭卻偏偏讓鐘會率魏軍主力,讓鄧艾做偏師。司馬昭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我個人覺得,這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鄧艾的出身比較低微,是布衣出身,小時候鄧艾一直為農(nóng)民放牛,可見,在古代社會,以門第高低為標準,鄧艾是被看不起的。
直到有一天,鄧艾作為一位低級官員,到京師匯報工作,見到了司馬懿,經(jīng)過交談,司馬懿非常欣賞鄧艾??梢哉f,如果沒有司馬懿賞識和提拔鄧艾,鄧艾是沒有機會出頭的。而鐘會作為鐘繇之子,出身官宦之家,門第很高,出身就高鄧艾很多,這是一大優(yōu)勢。
其二,鐘會一直為司馬氏效力,為司馬氏出謀劃策,早已被司馬氏視為心腹干將。比如,殺掉嵇康,就是鐘會力勸司馬昭的后果。
其三,鐘會是堅定的伐蜀者,這一點,非常重要,鐘會和司馬昭保持了高度一致。當時,眾人都反對伐蜀,只有鐘會堅決支持伐蜀,這是司馬昭最喜歡的。
其四,鐘會手腕毒辣,是鐵腕,不留情面。
比如,伐蜀時,鐘會讓大將許褚的兒子許儀為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結(jié)果,鐘會過橋時,馬蹄陷入橋面之中,鐘會大怒,立斬許儀,毫不留情,令三軍震懾。
而鄧艾伐蜀時,將軍田續(xù),畏縮不進,鄧艾要斬田續(xù),被人求情,最終免了田續(xù)一死,等鄧艾被鐘會收捕時,衛(wèi)瓘派田續(xù)追鄧艾的囚車,田續(xù)毫不猶豫便將鄧艾父子斬殺。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