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季春紀》季春講的是什么道理?怎么理解?這是很多讀者都特別想知道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起看看吧。
【原文】
季春之月,日在胃①,昏七星②中,旦牽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姑洗③,其數(shù)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戶,祭先脾。桐④始華,田鼠化為⑤,虹始見⑥,萍⑦始生。天子居青陽右個⑧,乘鸞輅,駕蒼龍,載青旃,衣青衣,服青玉,食麥與羊,其器疏以達。
【注釋】
①日在胃:指太陽的位置在胃宿。胃: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在今白羊座。②七星:星宿名,即星宿,二十八宿之一,在今長蛇座。③姑洗:十二律之一,屬陽律。④桐:梧桐樹。⑤(rú):鵪鶉之類的鳥。田鼠化為是古人的一種傳說。⑥見:出現(xiàn)。⑦萍:浮萍,一種水生的植物。⑧青陽右個:東向明堂的右側室。
【譯文】
春天第三個月,太陽的位置在胃宿,傍晚時分運行到七星中間的位置,第二天早晨牽牛星宿在中天位置。這個月以甲乙日為主日,主這個月的天帝是太皞,天神是句芒,動物則以鱗類為主,音以五音中的角音為主,候氣律管則應著六律中的姑洗,以八為成數(shù),味道以酸為主,氣味則以膻為主。
以戶神為祭祀對象,祭品以脾為上。梧桐樹剛剛開花,田鼠變成了,天空中剛剛可以看到彩虹,浮萍開始生長。天子在東向明堂的右側房間處理政務,乘坐鸞鳥裝飾的車,要騎青色的馬,車上要插青色蟠龍旗,穿青色的衣服,佩戴青色的玉飾,主食是麥與羊肉。祭祀所用的器皿要簡潔而通透。
【原文】
是月也,天子乃薦鞠衣①于先帝,命舟牧②覆舟,五覆五反③,乃告舟備具④于天子焉。天子焉⑤始乘舟。薦鮪于寢廟⑥,乃為麥祈實⑦。是月也,生氣方盛⑧,陽氣發(fā)泄,生者畢出⑨,萌者盡達,不可以內(nèi)。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發(fā)倉窌⑩,賜貧窮,振乏絕,開府庫,出幣帛,周天下,勉諸侯,聘名士,禮賢者。
【注釋】
①薦:向鬼神進獻。鞠衣:躬桑時所穿像初生桑葉般黃色的衣服。②舟牧:主管船只的官。③反:翻轉。④備具:完全齊備。備:完全。⑤焉:于此,于是。⑥鮪(wěi):魚名,即鱘魚。寢廟:指宗廟。⑦實:指麥的子實。⑧生氣:指使萬物生長發(fā)育之氣。方:正。⑨生:作“牙”,萌芽。畢:都,全。⑩發(fā):打開。窌(jiào):地窖。
【譯文】
這個月,天子向先帝進獻桑黃衣祈求如意,又命令主管船只的官員把船底翻過來檢查,反復檢查五次,才向天子報告船只準備妥當。天子這才乘船出發(fā),向祖廟進獻鱘魚,為五谷豐登之事而祈禱。這個月,生養(yǎng)之氣正盛,陽氣向外發(fā)散,該長的長,該萌芽的萌芽,不可抑止。天子施行德惠之令,命令有司打開糧倉地窖,派發(fā)給貧窮百姓,賑濟缺乏生活所需的人,打開財庫,拿出錢財,周濟天下,鼓勵諸侯,聘用名士,禮待賢人。
【原文】
是月也,命司空①曰:“時雨將降,下水②上騰,循③行國邑,周視④原野,修利⑤堤防,導達溝瀆⑥,開通道路,無有障塞;田獵弋⑦,罝罘羅網(wǎng)⑧,喂獸之藥,無出九門?!笔窃乱?,命野虞無伐桑柘。鳴鳩拂其羽,戴任降于桑,具栚曲蘧筐⑨。后妃齋戒,親東鄉(xiāng)躬桑。禁婦女無觀,省婦使,勸蠶事。蠶事既登,分繭稱絲效功,以共郊廟之服,無有敢墮。
是月也,命工師令百工審五庫之量,金鐵、皮革筋、角齒、羽箭干、脂膠丹漆,無或不良。百工咸理,監(jiān)工日號,無悖于時,無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是月之末,擇吉日,大合樂,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親往視之。是月也,乃合累牛、騰馬、游牝⑩于牧。犧牲駒犢,舉書其數(shù)。國人儺,九門磔禳,以畢春氣。
【注釋】
①司空:主管土地、建筑、道路等事務的官,周代為六卿之一。②下水:地下水。③循:巡視。④周視:普遍視察。⑤修:整治。利:功用。⑥溝瀆:溝渠。⑦(bì)弋:捕捉禽獸的長柄網(wǎng)和栓在生絲線上射出去以后可以收的箭。⑧罝罘(jūfú):都是捕兔的網(wǎng)。羅:捕鳥的網(wǎng)。罝罘羅網(wǎng):這里泛指一切捕捉禽獸的網(wǎng)。⑨具:準備。栚(zhèn)曲籧(jù)筐:都是采桑養(yǎng)蠶的用具。⑩累牛、騰馬、游牝:公牛、公馬、游動中的母牛母馬。
【譯文】
這個月,天子命令司空:“適時之雨將要降下,江水上漲,要巡視國都、城鄉(xiāng),周圍視察田園,修筑堤壩,疏通河道,開通道路,使之沒有阻塞;而捕獲鳥獸所需要的弓箭、網(wǎng)具、毒藥,不能帶出國門去?!边@個月,天子命令野虞監(jiān)督百姓不要砍伐桑樹。斑鳩拍打著自己的羽翅,戴任鳥飛降在桑樹上,人們準備好采桑養(yǎng)蠶的用具。
皇后妃嬪要進行齋戒,親身向東采桑。要禁止婦女去游玩觀賞,減少她們的雜事,勸勉她們要采桑養(yǎng)蠶。采桑養(yǎng)蠶這類事情既然已經(jīng)完成的話,就要分蠶繭給婦女讓她們?nèi)コ榻z,然后稱量她們所得的絲,根據(jù)輕重如何來進行獎勵,用這些絲來供給神廟織造祭祀服裝,不許有膽敢懈怠的人。
這個月,命令工匠主管讓百工審查各種庫房中器材的質量、數(shù)量,金鐵、皮革獸筋、獸角獸齒、羽毛箭弓、油脂粘膠丹砂油漆,不能出現(xiàn)質量不好的情況。百工都按規(guī)矩做事,監(jiān)工每天發(fā)號施令,使所制器物不違背時宜,沒有人制造過分奇巧之物來引動上級官員的心。
這個月末,選擇吉日,大規(guī)模地進行集體舞樂表演,天子就帶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親自前往觀看。這個月,就集齊牛馬放牧,讓牲畜們在此時交配誕下馬駒、牛犢,記下這些選作祭品的馬駒、牛犢的數(shù)量。讓國家里的人民舉行驅除災疫的儺祭,在九門宰割祭祀的牲畜來辟邪除惡,以此來結束春天。
【原文】
行之是令①,而甘雨至三旬②。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fā),草木皆肅③,國有大恐;行夏令,則民多疾疫,時雨不降,山陵不收;行秋令,則天多沈陰,淫雨④啤降,兵革并起。
【注釋】
①行之是令:行此月的政令。②甘雨:及時雨。至三旬:甘雨一旬一至,三旬至三次。③肅:衰落,蕭疏。④淫雨:久雨。
【譯文】
推行適合的政令,那么一旬一次的雨水則會在三旬間三次降下。季春時候施行冬天的政令,就會經(jīng)常發(fā)生寒氣吹襲之事,草木都蕭瑟起來,國民將非??只?季春時候施行夏天的政令,就會使百姓多患疫病,及時雨不能降下,山陵上的莊稼不能豐收;季春時候施行秋天的政令,就會使天氣陰沉,連綿不斷的雨水過早降下,戰(zhàn)事到處興起。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