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說起武松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可以說血濺鴛鴦樓后,武松是絕無可能接受招安的。這與宋江對梁山的出路安排從根本上是背道而馳的,相互間的矛盾也是不可調和的。
再加上武松是有著極強自尊心和個人原則的人,用鮑鵬山教授的話來說,水滸一百單八將,數武松的人格最為高貴,他不會折腰,更不會跪地,錚錚鐵骨,又豈肯再向權貴低頭乞憐?
來簡單回顧一下施耐庵筆下的這位最堅決的“革命斗士”是怎樣煉成的:
武松出身底層,父母雙亡,由長兄武大養(yǎng)大,家境貧苦,從小就飽嘗人間冷暖,對人情世故通曉練達,再加上一身不知從哪里來的獨步天下的武功。出身就是一名先進的無產階級戰(zhàn)士。
出場是在柴進的莊里,武松是因為在老家打傷了人,避難于此。柴進一開始對他是好吃好喝好招待,后來卻漸漸冷落,甚至連生病都不管不顧。武松在這里看穿了“有錢人”的本性,他們對你的好,不是出于尊重或愛心,而是看重你的一身本領與那種偽裝出來的“樂善好施”的名聲。這與后來看穿宋江本質后的表現是相呼應的。
景陽岡打虎后,為了宣傳正能量,體現體制的英明與偉大,武松被“體制”授予打虎英雄的稱號,并吸收成為基層公務員。
接下來,殺嫂斗慶,武松又從公務員淪為階下囚。要注意,在這里武松僅是對“體制”的法治方面表現出不信任與失望,并沒有對“體制”抱有仇恨。要知道此時他的身份就是國家刑法的執(zhí)行者。“公”的手段不行,那就用“私”的。他也很精彩地達成了自己的目的,并且部分利用了“官方”的手段來庇護自己。
這里施耐庵要濃墨重彩的是武松的“個人原則”和“自帶正義”的決絕一面。也就是說,武松認準的事,是天然正義的,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可能左右或干擾到他。王法又如何?王法拿西門慶王婆沒辦法,那就我自己來!干脆果斷,而且行事有計劃有步驟,手刃了二人,最后還讓王法活剮了王婆,自己還僅是發(fā)配充軍而已,武二爺的手段由此可見一斑。
武松此時被發(fā)配,他是心服口服的,甚至還有一些自得。路上碰到張青夫婦,他的自我介紹還是“都頭武松便是!”,公務員總是有一種職業(yè)自豪感,林沖逢人便說我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宋江言必稱:鄆城小吏押司宋江……公務員仿佛總是自帶光環(huán),以至于現在小孩子上個幼兒園,為人父母的還要報一長串科長主任的頭銜??上?,這些自報頭銜的都沒好下場!
實際上武松此時的身份是配軍,是罪犯,哪里還是什么都頭?所以說當時的武松依然是希望得到體制的體諒,甚至寄希望于再有立功表現,回歸體制都是有可能的。如果沒有后來的那個巨大變故,宋江的招安,武松是一定會舉雙手雙腳贊成的。
“我本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如果說林沖的渡劫是在草料場,山神廟,那么武松的涅槃就是在飛云浦,鴛鴦樓!
張都監(jiān)給了他回歸體制的希望,又給了他徹底的絕望。
要知道,武松在張都監(jiān)手底下甚至開始攢錢了,開始想要娶妻了,開始編織公務員的生活美夢了。
可是,一切都不過是利用與欺騙。
他們想要回的不但是快活林,更要你武松的命!
他們是誰?是張團練,是張都監(jiān),是高官,是體制,以及他們所豢養(yǎng)的以蔣忠為代言人的黑惡勢力。
這樣的“體制”,武松又怎么可能能回去?又怎么可能回得去……
于是,打破一切虛空,血濺鴛鴦樓,留書“殺人者武松”。
這是一種決然,武松做事,向來就是認準了,那么就做到徹底,絕不回頭!
這更是一句宣言,一句跟體制決絕的宣言,向天下人告示:我武松敢與天對抗,敢與地對決,殺幾個狗官又怎樣?又能奈我何?
何其壯哉!
寫到此處,武松的人生其實已經“圓滿”了。
后來在孔家莊與宋江相遇,宋江提及同行去花榮處,武松委婉謝絕。有人把武松的委婉之詞解讀為武松還心存招安,就有點不通人情了。
要知道,此時的武松與二龍山的魯智深并沒有過交集,而與宋江已經是稱兄道弟了,武松托詞是怕連累宋江,而宋江此時向武松表露的心跡是總有一天我會得到招安。武松寧愿去投陌生人,也不愿隨兄弟去奔“體制”的前程。
實際上,這里,兩個人就已經分道揚鑣了。
他和宋江有本質的區(qū)別,宋江自己不想干凈,但武松本來只想干凈地活著。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