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為什么上梁山
李俊原本是揭陽嶺一帶的一霸,做的是劫人錢財,販賣私鹽的活動。他本就算是落草為寇的一種,最后上了梁山好像也不是那么難以理解。李俊最終上了梁山,與后來的梁山首領(lǐng)及時雨宋江離不開關(guān)系。
李俊與宋江有舊,三次救了宋江,最后一次拯救宋江后,跟隨宋江一起上了梁山。
前兩次相救,是宋江被刺配江州的過程中。
第一次是宋江在途經(jīng)揭陽嶺的時候,李俊聽到這個消息之后,早早的就在嶺下等候。但是巧合的是,李俊與宋江剛好錯過。
宋江當時投在李立的酒店里吃酒,李立謀財害命,宋江被李立下的蒙汗藥迷暈。在李立準備將宋江殺死的時候,被倒轉(zhuǎn)回來找李立的李俊制止。此后宋江受到李俊款待,兩人還結(jié)為兄弟。
第二次相救,是在宋江離開揭陽嶺之后。宋江到揭陽鎮(zhèn)投宿,正好遇見病大蟲薛永當街賣藝。當時薛永沒有給揭陽鎮(zhèn)霸主穆弘穆春打招呼,因此受到兩兄弟壓制,讓所有百姓不得給他打賞。剛來揭陽鎮(zhèn)的宋江并不知道此事,他給薛永打賞了十兩銀子,由此就受到穆弘穆春兩兄弟的追殺。
宋江被穆家兄弟率莊客追至潯陽江邊,不查之下又上了船火兒張橫的黑船。張橫將船駛至江心,要奪宋江的財物,并逼他跳江。李俊剛好路過,趕忙將宋江救下。后來在李俊的調(diào)解之下,宋江與穆弘穆春兩兄弟化干戈為玉帛。
第三次是在宋江已經(jīng)被刺配江州之后。宋江有一次在江州喝醉了酒,寫下了反詩。此事被黃文炳舉報,宋江因此被下獄。隨后與想要救他的戴宗一起被下了死囚牢,被判處死刑。
李逵以及梁山泊十七位頭領(lǐng)劫法場救出宋江,李俊與穆家兄弟等九人也趕赴江州,搭救宋江。宋江安全之后,李逵以及梁山泊十七位頭領(lǐng)劫法場救出。宋江為報仇,攻打吳偉軍,生擒黃文炳之后,為躲避官府問罪,一行人上了梁山。
李俊的綽號是什么?為什么叫混江龍?
李俊綽號“混江龍”,一般來講對于李俊“混江龍”的綽號,解釋是因為他水性極好,所以才有了這么一個綽號。除了這么一個原因之外,還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種說法。
“混江龍”在宋代是一種治河刷掃河沙的工具。那是一種巨大的鐵耙,通過攪動泥沙讓沙子順水流走,以此達到清理黃河泥沙的目的。鐵耙名為“輥江龍”,也稱“混江龍”。李俊以“混江龍”為綽號,有翻動江河之意。
還有人說,“混江龍”這個綽號具有一種暗示意義。意思大概就是李俊最開始是一個江湖好漢,通過一番機遇,最終一定會遇風遇水,化外為王,由一個攪動河水的龍,成為混“入江湖的”真龍“。這一點和后來他成為暹羅國王的結(jié)局聯(lián)系在一起。
這么多種說法中,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依據(jù),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哪一個是施耐庵心中所想,那就不一定了。
李俊人物簡介
李俊,外號混江龍,梁山第26條好漢,原是廬州(今安徽合肥)人,潯陽江上的好漢。上梁山后,李俊憑借一身水中好功夫,多次為梁山建功立業(yè),為水軍統(tǒng)領(lǐng)。宋江攻打方臘得勝回京,兵馬到蘇州城外時,李俊假裝中風,要求把童威、童猛二人留下照顧自己。隨后打造船只,與征方臘時所識等到暹羅國去了。
廬州(今安徽合肥市)人,生得濃眉大眼,聲若銅鐘。沖波越浪,綽號“混江龍”?!敖萑浴敝?,與“催命判官”李立同霸揭陽嶺。江湖上鼎鼎大名的“及時雨”宋江被發(fā)配江州,在李立的酒店中被麻翻,幸虧李俊趕到相救。宋江后被黑社會穆弘兄弟追殺,逃到潯陽江上,又被船夫張橫搶劫,危急時刻,又是李俊趕來相救。李俊總能知道信息,及時趕到,說明他在江州有不少眼線,也可想見他的頭腦聰明。潯陽樓宋江酒醉寫反詩,被綁押刑場,梁山好漢下山劫了法場,李俊等江州眾英雄也來相救,二十九名英雄“白龍廟小聚會”,共上梁山。李俊一身水中功夫,且有指揮才能,多次為梁山建功。
混江龍李俊在揭陽嶺上迎宋江,從李立的人肉案板上救出宋江,后來又兩度搭救宋江,從此走上梁山。李俊在水滸傳的前半部不顯山不露水,不過尋常的表現(xiàn),只是在細節(jié)中偶爾展現(xiàn)出一絲過人的精細和判斷力,作為揭陽一派的老大級人物,他的組織能力也有所披露,但總的來說并不出彩。
等到后半部書中,李俊的功績卻逐漸輝煌起來,其表現(xiàn)讓人刮目相看。李俊在梁山水軍頭領(lǐng)中位居第一,戰(zhàn)高俅,李俊捉了水軍統(tǒng)制劉夢龍;征王慶,他在宛州率水軍取得大勝;義釋胡俊,智取云安,還最后活捉了寇首王慶;征方臘太湖小結(jié)義一段,李俊英勇忠義,有勇有謀,不但取了蘇州,還刺死了飛水大將軍昌盛;李俊是個智勇雙全的水軍將才,他的槍棒武藝或許還排不進二流,他的水性或者還不及張順或三阮,但是他的全面能力已經(jīng)超越了單純的武力和技術(shù)。只因太湖費保一番江海逸論,天壽星在全宋江之功,盡弟兄之義后,托病歸隱,得以全壽全福并演繹出一段海外傳奇。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