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是為了報恩嗎?這是很多讀者都特別想知道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起看看吧。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王熙鳳給了她二十兩銀子,有了準備冬事過年的錢。等她“第二年”二進榮國府,時間比之前提前了一個月,為八月末。這次她沒有空手來。
(第三十九回)平兒答應著,一徑出了園門,來至家內,只見鳳姐兒不在房里。忽見上回來打抽豐的那劉姥姥和板兒又來了,坐在那邊屋里,還有張材家的周瑞家的陪著,又有兩三個丫頭在地下倒口袋里的棗子倭瓜并些野菜。眾人見他進來,都忙站起來了。
劉姥姥第一次空手而來沒帶任何禮物。
一來那個初冬時節(jié),家里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
二來拿什么賈家也看不上。
三來要錢打抽豐就要“一無所有”才好。
四來要不成再搭東西進去不劃算。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打抽豐本身是不值得提倡的,所以曹雪芹筆下不留情,劉姥姥的形象并不好。不是因為她農民出身,而是沒有骨氣的“乞討者”,理該得不到尊重。
劉姥姥雖然要到錢,但不要忽略一個事實,就是劉姥姥家并不是特別窮。
現(xiàn)代人一說窮就是那種吃了上頓沒下頓,活不下去的“窮”。其實劉姥姥家遠沒到那個地步。他們有房子有地,只因女婿王狗兒不善經(jīng)營、好吃懶做才過窮了。
劉姥姥家里沒有儲蓄、余錢,并不是缺吃少穿。
王狗兒愁的是“冬事未辦”,不是一家人“沒吃沒喝”。
所謂“冬事”,是指過冬的準備。修繕房屋,置辦棉衣,儲備燒柴炭火,購置過年物資,祭祖供品等一系列都稱之為“冬事”。
“冬事”是家里有條件的人才考量的。真正窮人只會擔心吃什么和活下去,不會考慮“冬事”!
所以,劉姥姥一家不是想象中的窮。她與外孫板兒穿的衣服不好,卻也干凈整齊,都表明家里條件尚可,只是沒有余錢。
按說劉姥姥家的情況,自己勤快點根本不用投親靠友。但狗兒不事生產(chǎn),能抱賈家大腿白拿那么多錢,誰不想要。
正因為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嘗到了甜頭,才有了二進榮國府。
很多人因為劉姥姥知恩圖報的光輝形象,將她認知過于高大,以至于認定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只是單純報恩,并不對!
(第三十九回)劉姥姥因上次來過,知道平兒的身份,忙跳下地來問“姑娘好”,又說:“家里都問好。早要來請姑奶奶的安看姑娘來的,因為莊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這是頭一起摘下來的,并沒敢賣呢,留的尖兒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嘗嘗。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膩了,這個吃個野意兒,也算是我們的窮心?!?/p>
劉姥姥說得好聽,也確為報恩而來。但背后遠沒有那么單純。這番話的細節(jié)已經(jīng)透露出很多的意思。
一,劉姥姥早不來晚不來,趕在了秋末才來。她說地里忙,其實再忙不差一天時間。
之所以不早來,在于秋末冬初又是一年艱難時刻到來,他們家又要準備冬事了。
二,莊稼地里一年到頭有很多產(chǎn)出,秋天除了南瓜、紅薯、蘿卜、白菜一類,反而沒有夏末秋初瓜果蔬菜豐富。
真要是報恩,早一個月來的話,禮物更多心更誠。
三,八月中秋節(jié)后,地里也談不上什么第一茬摘下來的瓜果菜蔬。很多植物已經(jīng)枯萎了。南瓜、蘿卜、紅薯、白菜一類送過來確實也算野意。
但劉姥姥實在沒必要說什么“沒敢賣呢”。誰都知道她家里窮,把最好的拿給賈家收入就少了,真還能白吃她的?
劉姥姥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就是還想再要錢。
四,劉姥姥算螃蟹賬,不多不少又是二十兩多兩,說什么“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p>
七八十斤螃蟹不過三四兩銀子,怎么就能算出來一頓飯是二十多兩銀子?
她三句話不離口,都是在提“錢”,就是還想再要二十兩銀子回家“過冬”。如果今年還給二十兩,你信不信劉姥姥明年還來?王熙鳳之所以找王夫人,也就是在商量解決的辦法。
賈家人不傻無人附和她,平兒也問見過王熙鳳沒,都是不用再說的意思,給不給她們也做不了主。
最后,王夫人一次性給她一百兩銀子,讓平兒捎話:要么買幾畝地,要么做點小生意,別再投親靠友了。
劉姥姥哪里還有給錢的“親友”?還不就是賈家。她去找王子騰也不認識他……王夫人的意思明白告訴她下次不再給了,也別想著再要錢,一次性給足了。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報恩不假,想再要錢也是真。不是人心詭譎一定把劉姥姥想得不堪,而是事實如此。
劉姥姥能想出來打抽豐食“嗟來之食”,她性格中自有狡猾的一面的,不可不認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