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于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于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于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御覽》同時編纂,所以叫做《太平廣記》。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平廣記·卷三十九·神仙·韋老師
【原文】
嵩山道士韋老師者,性沉默少語,不知以何術(shù)得仙。常養(yǎng)一犬,多毛黃色,每以自隨?;颡氉搅?,或宿雨雪中,或三日五日至岳寺,求齋余而食,人不能知也。唐開元末歲,牽犬至岳寺求食,僧徒爭競怒,問何故復(fù)來。老師云:“求食以與犬耳?!鄙l(fā)怒慢罵,令奴盛殘食,與乞食老道士食。老師悉以與犬。僧之壯勇者,又慢罵,欲毆之。犬視僧色怒。老師撫其首。久之,眾僧稍引去。老師乃出,于殿前池上洗犬。俄有五色云遍滿溪谷。僧駭視之,云悉飛集池上。頃刻之間,其犬長數(shù)丈,成一大龍。老師亦自洗濯,服綃衣,騎龍坐定,五色云捧足,冉冉升天而去。僧寺作禮懺悔,已無及矣。(出《驚聽錄》
【翻譯】
嵩山道士韋老師,性情沉默,少言寡語,不知他憑著什么樣的道術(shù)成了神仙。他曾經(jīng)養(yǎng)了一只狗,是黃色的,毛很多,常常讓它跟在身邊。他有時候獨自坐在山林里,有時候宿在雨雪之中,有時候每隔三天五天就到嵩山上的寺里去,要剩飯吃。人們不知道他的行蹤。唐玄宗開元末年,他牽著狗到山上的寺里要飯吃,和尚們生氣地辱罵他,責問他為什么又來。韋老師說:“我要飯喂狗而已?!焙蜕凶屌褪⑹o埥o要飯的老道士吃。韋老師全喂了狗。有一個健壯膽大的和尚又大罵,想打韋老師。那狗見了和尚的表現(xiàn)也生氣了,韋老師撫摸它的頭安慰它,過了一會兒,和尚們漸漸走了,韋老師這才從寺里出來,在殿前的水池里洗那只狗。頃刻間有五色云布滿山谷。和尚們吃驚地看著這些云。云彩全都飛來集中在水池之上。頃刻之間,那只狗長成幾丈長,成為一條大龍。韋老師也自己洗凈身體,穿綢子衣服,騎到龍背上坐好,五色云捧著他們,慢慢地升到天上去了。僧寺里舉行儀式表示懺悔,已經(jīng)來不及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