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是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之首,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各位讀者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讀《紅樓夢》對林黛玉的認識,一般讀者都會經(jīng)歷這三個階段:初讀,深惡黛玉之矯情,次讀,喜顰兒之才貌雙全,再讀,則愛黛玉之為人。有前人言:不愛黛玉者,必不懂《紅樓夢》,此言得之。
林黛玉這個人物絕對是值得細細品味的,而且是越品越喜歡,林黛玉并不是傳統(tǒng)的閨閣少女,除了風神若仙子的外貌、信手寫來《葬花吟》的才華,林黛玉還兼具幽默、聰慧、敏銳的品性,今日不妨就站在《紅樓夢》文本角度,來分析一下林黛玉的高超智商。
《紅樓夢》第三回,有個非常經(jīng)典的吃茶情節(jié),可謂將林黛玉的智商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彼時林黛玉初進賈府,對賈府內(nèi)部的各種生活習慣都不適應(yīng),在跟賈母以及眾姊妹們吃飯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一個吃茶的細節(jié),書中這般記:
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云飯后務(wù)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的改過來,因而接了茶,早有人捧過漱盂來,黛玉也照樣漱了口,然后盥手畢,又捧上茶來,方是吃的茶?!谌?/p>
這一情節(jié)著實有趣,若是尋常有頭無腦之人,必定跟隨身體潛意識,將漱口之茶當作吃的茶一飲而盡,后淪為賈府笑柄,歷來野史古書中不乏此類情節(jié),脂硯齋批語也曾舉出一例,對比出幼年林黛玉之機敏伶俐,心思過人:
今看至此,故想日前所閱王敦初尚公主,登廁時不知塞鼻用棗,敦輒取而啖之,早為宮人鄙誚多矣。今黛玉若不漱此茶,或飲一口,不無榮府婢所誚乎?觀此則知黛玉平生心思過人。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如此謹慎、聰敏之人,竟是個不足十歲的幼女,我等皓首匹夫,怎能不掩面自慚形穢?林黛玉之聰慧,是參悟人情的敏銳與通透,她的邏輯推理以及分析能力,實在強大,第三十五回,正值賈寶玉被賈政笞撻,臥床不起,賈府諸人紛紛前來探望,林黛玉便站在花陰之下細細觀察,曹公記載了林黛玉心中的一番盤算,書中這般記:
這里林黛玉立于花陰之下,遠遠的卻向怡紅院內(nèi)望著。只見李宮裁、迎春、探春、惜春并各項人等都向怡紅院內(nèi)去過之后,一起一起的都散盡了。只不見鳳姐來。自己心中盤算道:“如何她不來瞧寶玉?便是有事纏住了,她必定也是要來打個花胡哨,討老太太、太太的好兒才是。今兒這早晚不來,必有原故?!薄谌寤?/p>
結(jié)果,黛玉剛剛盤算完,就看見王熙鳳帶著賈母、王夫人、薛姨媽等人一起來怡紅院看望寶玉,王熙鳳的行為模式被林黛玉給摸透了,她深知王熙鳳是個喜歡顯擺能力,并討好賈母的人,因此一猜即中。再有第六十九回,王熙鳳將尤二姐騙進大觀園,意欲折磨死二姐,其他人都被王熙鳳給欺騙了,認為王熙鳳是好意,只有黛玉、寶釵等人知道其中真相,暗暗為尤二姐擔心。
因此,林黛玉的智商是很恐怖的,她能將身邊人的想法通通摸透,并根據(jù)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進行精確的預(yù)測,必定有讀者覺得筆者太過夸張了,難道一個小小的林黛玉能預(yù)測未來不成?抱歉,還真的是這樣的,且看第三十二回,林黛玉在怡紅院窗外聽見賈寶玉跟襲人、史湘云說“林姑娘可曾說過這些混賬話,她若是說這些混賬話,我早和她生分了”,林黛玉心中一驚,曹公描繪了林黛玉當時的心理:
林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刻骨銘心之言,無人為己主張;況今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yī)者更云氣若血虧,恐致勞怯之癥。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自己,奈我薄命何!——第三十二回
諸位看著這段話,可曾覺得熟悉,林黛玉的這段假想,堪稱是《紅樓夢》結(jié)局的準確預(yù)測。也就是說,林黛玉早在第三十二回,就已經(jīng)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寶玉的未來,并預(yù)知到了自己和寶玉的悲劇結(jié)局!如此這般,便不難理解林黛玉為何總是感慨流淚,她太聰明了,聰明到可以看到未來結(jié)局,在預(yù)測到自己的悲劇后,她如何能不流淚傷感?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