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遷字羽化,其父馮漳曾任州從事。
后來馮遷官運亨通,追贈馮漳為儀同三司、陜州刺史。
馮遷少年時注意操行,為人謹慎,有辦事才能,被授為州從事。
魏神龜年間,刺史楊鈞推薦他任中兵參軍事,轉(zhuǎn)為定襄令,不久任并州水曹參軍。
他歷任各種職務,都以勤勉謹慎而受到稱揚。
等到魏孝武帝向西遷移,馮遷就棄去官職,與直閣將軍馮靈豫進入函谷關(guān)。
跟隨魏孝武帝收復潼關(guān),平定回洛,授官給事中。
后來隨從太祖活捉竇泰,收復弘農(nóng),戰(zhàn)于沙苑,都立有戰(zhàn)功,被任命為都督、龍驤將軍、羽林監(jiān),封獨顯縣伯,食邑六百戶。
在洛陽之戰(zhàn)中,馮遷率先登城攻入敵陣,身受重傷,僥幸得以不死。
以功加授輔國將軍、軍師都督,晉封侯爵。
又過了很久,出任廣漢郡守。
當時蜀地剛剛平定,人心不安,馮遷治理時偏重簡要寬恕,百姓生活得以安寧。
魏恭帝二年(555),加授車騎將軍、大都督、通直散騎常侍,鎮(zhèn)守樊城。
不久又被任命為漢東郡守。
孝閔帝登基后,馮遷任晉公宇文護府掾,加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晉封臨高縣公。
不久又升為宇文護府司隸,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馮遷性格質(zhì)樸,小心謹慎,雖然身據(jù)權(quán)要,而從不拿官職壓人。
又加上他明白干練,善于判斷。
每次校閱文書,都是孜孜不倦,從早到晚,不肯休息,因此很得宇文護的重用。
后來因為他是朝中元老,想使他更加榮耀,就任命他為陜州刺史,晉封隆山郡公,食邑增至二千戶。
馮遷本來出身寒微,不被當時人所看重,一旦出任本州刺史,只以謙虛恭敬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沒有人怨恨他。
又入朝任司隸,轉(zhuǎn)官工部中大夫,任軍司馬,升小司空。
自天和年間以后,馮遷由于年紀漸老,逐漸不受重用。
宇文護被誅滅以后,馮遷被罷官,并取消爵位。
建德末年,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八歲。
兒子馮恕,官至儀同三司、伏夷鎮(zhèn)將,封平寇縣伯。
宇文護所信任的,還有朔方人邊平,官至大將軍、軍司馬、宇文護府司馬。
宇文護敗亡,邊平也被罷官。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