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長孫皇后于601年(仁壽元年)3月15日出生于長安,在大業(yè)九年,13歲時嫁給了唐國公李淵的二子李世民為妻。李世民升儲登基以后,被立為皇后。
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河南洛陽人。北魏拓跋氏之后,后為宗室長因此以長孫為姓。她的高祖稚,官至大丞相、馮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父兕,曾做左將軍。父親長孫晟,字季晟,熟讀史書,通曉軍事,在隋朝時任右驍衛(wèi)將軍。她的母親高氏,是北齊清河王高岳的孫女,樂安王高勵的女兒,名臣高士廉的妹妹。
636年7月28日(貞觀十年六月己卯二十一日),長孫皇后在立政殿去世,時年36歲。同年十一月,太宗依據(jù)愛妻因山為陵的遺言,將其埋葬在九嵕山昭陵。最初謚曰文德,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號曰文德順圣皇后。
皇后入葬元宮后,在太宗心里,長孫皇后永遠是活著的。太宗為長孫皇后做了兩件前所未有之事:
他在元宮外的棧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宮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他又在宮中建起了層觀,終日眺望昭陵,還拉著大臣一起來懷念。在魏征的勸諷下,層觀最終拆除了。但太宗對愛妻的思念卻越發(fā)洶涌難自控,已至于他在一次回詔中,公然向大臣訴說起了自己喪偶之后的悲苦心情——“頃年以來禍釁既極,又缺嘉偶,荼毒未幾,悲傷繼及。凡在生靈,孰勝哀痛,歲序?qū)疫w,觸目摧感。自爾以來,心慮恍惚,當食忘味,中宵廢寢”。真可謂‘一字一血淚’,看后令人不免唏噓。
也因為對皇后思念不已,唐太宗又做了一件曠古絕今之事——親自撫養(yǎng)了長孫皇后的幼女晉陽公主和幼子李治。太宗親自撫養(yǎng)幼子幼女的用意已經(jīng)很明顯了——因為愛寵其母,所以親養(yǎng)其子,并以子思母,借此來慰籍自己苦悶和空虛心靈,不過這種慰籍法,只能是舉杯消愁愁更愁,也因為太宗的這種心情,即使在長孫皇后去世后,后宮依舊多年無子嗣。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