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232-300),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中國西晉時期政治人物、文學家,官至司空。晉惠帝執(zhí)政時期,八王之亂暴發(fā),張華被趙王司馬倫殺害。
張華是西漢留侯張良十六世孫。父親張平,曹魏時任漁陽太守。張華幼年喪父,親自牧羊。家貧勤學,“學業(yè)優(yōu)博,圖緯方伎之書,莫不詳覽”。曹魏末期,因憤世嫉俗而作《鷦鷯賦》,通過對鳥禽的褒貶,抒發(fā)自己的政治觀點。阮籍感嘆說:“王佐之才也!”由是聲名始著。后在范陽太守鮮于嗣推薦下任太常博士,又遷佐著作郎、長史兼中書郎等職。西晉取代曹魏后,又遷黃門侍郎,吳平,封廣武縣侯。官至司空,封壯武郡公。晉惠帝時爆發(fā)的八王之亂中,遭趙王司馬倫殺害,夷三族。死后家無余資。有二子:祎、韙。
張華愛好獎掖人才,博學多能,博物洽聞,世無與比。張華詩今存三十二首。有《情詩》五首,描寫夫婦離別思念的心情。還編纂有《博物志》?!端鍟そ浖尽蜂洝稄埲A集》十卷,已佚。明代張溥的《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收有《張茂先集》?!恫┪镏尽酚薪袢朔秾幮1臼?。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