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駿(?---291),西晉大臣。字文長。弘農(nóng)華陰(今陜西華陰東南)人。初為高陸縣令,累遷至車騎將軍,封臨晉侯。因女為晉武帝皇后,受武帝寵信,與弟楊珧、楊濟勢傾天下,時稱三楊。290年,晉武帝病重,楊駿將其軟禁在含章殿,身邊侍衛(wèi)皆換為自己心腹。武帝本欲以楊駿同汝南王司馬亮共同輔政,然楊駿平素即忌憚司馬亮,便趁武帝昏厥之時與皇后篡改詔書,立自己為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諸軍事、侍中、錄尚書事,并督促司馬亮往許昌上任。楊駿自知平素沒有威望,不顧傅祗、石崇、何攀等人勸諫,大開封賞以求收買人心,此后大權獨攬,執(zhí)政嚴酷且剛愎自用,不納良言,遍樹親黨,疏遠宗室。291年,賈后政變,朱振勸楊駿燒云龍門,斬賊首,引兵擁太子入宮。楊駿怯懦不決,最終被人殺死在馬廄里。又誅滅楊駿三族,株連而死的共有數(shù)千人。
楊駿少年時期即在朝廷任職,后又任高陸令、驍騎、鎮(zhèn)軍二府司馬
。后來因為是楊皇后之父的關系,被超常提拔,委以重任,從鎮(zhèn)軍將軍遷為車騎將軍,封為臨晉侯。有見識的人議論說:“分封諸侯,是為了保衛(wèi)王室,作王室的屏障。后妃,是為了料理祭祀,弘揚宮中教化?;屎笾甘挤獗阋耘R晉為侯名,臨于晉室之上,這將是大亂的征兆?!鄙袝掖q、郭奕都上表說楊駿心胸狹隘,不能將治理國家的重任托付給他。武帝不接受這些意見。武帝從太康以后,以為天下無事,不再留心政務,只是沉湎于酒色,開始寵信后黨,請托賄賂之風公開盛行。楊駿及其弟楊珧、楊濟攬盡天下大權,當時人們稱之為“三楊”。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