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援(前14—公元49年),字文淵,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人,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將軍,封新息侯。
馬援的祖先是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奢。趙奢曾在閼與之戰(zhàn)中大敗秦軍,功勛卓著,被趙惠文王賜號為“馬服君”,自此,趙奢的后人便以馬為姓。漢武帝時,馬家從邯鄲移居茂凌。馬援的曾祖父馬通,漢武帝時,因功被封為重合侯,但因為他的兄長馬何羅謀反,馬通受到牽累,被殺,所以馬援的祖父、父親這兩代家境式微,地位不顯。馬援有三個哥哥,他們是馬況、馬余、馬員。都很有才能。王莽時,又都做到了二千石的高官。
馬援十二歲時,父親去世。馬援“少有大志,諸兄奇之”(《后漢書·馬援列傳》)。曾跟人學習《齊詩》,但其心不在章句上,學不下去。于是,他向長兄馬況告辭,要到邊郡去種田放牧。馬況很開明,同意他的意向,囑咐他說:“汝大才,當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樸,且從所好”(《后漢書·馬援列傳》)。
沒等馬援起身,馬況去世,馬援留在家中,為哥哥守孝一年。一年中,他沒有離開過馬況的墓地,對守寡的嫂嫂非常敬重,不整肅衣冠,從來不踏進家門。
后來馬援當了郡中的督郵。一次,他奉命押送囚犯到司命府。囚犯身有重罪,馬援可憐他,私自將他放掉,自己則逃往北地郡(治今甘肅慶陽西北)。后天下大赦,馬援就在當?shù)匦箴B(yǎng)起牛羊來。時日一久,不斷有人從四方趕來依附他,于是他手下就有了幾百戶人家,供他指揮役使,他帶著這些人游牧于隴漢之間(今甘肅、寧夏、陜西一帶)。馬援過的雖是轉(zhuǎn)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但胸中之志并未稍減。他常常對賓客們說:“大丈夫立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后漢書·馬援列傳》)。
馬援種田放牧,能夠因地制宜,多有良法,因而收獲頗豐。當時,共有馬、牛、羊幾千頭,谷物數(shù)萬斛。對著這田牧所得,馬援慨然長嘆,說:“凡殖貨財產(chǎn),貴其能施賑也,否則守錢虜耳”(《后漢書·馬援列傳》)。于是,把所有的財產(chǎn)都分給兄弟朋友,自己則只穿著羊裘皮褲,過著清簡的生活。
王莽末年,四方兵起。王莽的堂弟王林任衛(wèi)將軍,廣招天下豪杰。他選拔馬援和同縣人原涉為掾,并把他們推薦給王莽。王莽任命原涉為鎮(zhèn)戎大尹(新莽始建國元年,改太守為大尹)、馬援為新城(今陜西安康)大尹。王莽失敗后,馬援的哥哥馬員正任增山連率(連率,新莽時郡一級地方長官,職如太守),他和馬援一起離開了各自的任所,跑到?jīng)鲋荼茈y。劉秀即位后,馬員到洛陽投奔光武帝,光武帝復其原職,讓他仍到郡里去,后死于任上。馬援則羈留西州。
時隗囂占據(jù)天水,自稱西州大將軍,對馬援非常器重,任命他為綏德將軍,讓他參與軍事機密,跟自己一起發(fā)謀決策,議定大事。此時,當時,公孫述在蜀稱皇隗囂為決定去從,派馬援去探聽虛實。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