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智慧在于韜光養(yǎng)晦,全身遠禍。
劉文靜和李靖都是唐朝開國元勛,一文一武,首屈一指的大功臣,但二人的結局卻迥然不同,一個慘遭殺身之禍,一個晚年安享富貴尊榮。原因何在?
劉文靜乃一謀士,足智多謀,按說應比作為武將的李靖要聰明一些,但他卻輸在氣量上,這也是文人的通病,聰明反被聰明誤。他有謀事之才,卻沒有謀人之能。他不能深諳君主的心機,不能正確看待自己和同僚,身臨危險境地卻不自知。他和裴寂原為好友,同在太原輔佐李淵起兵,可謂開國元戎??稍诖蛳绿煜潞蠓赓p時,劉文靜卻遠不及裴寂。劉文靜自以為功勞大,最起碼不比裴寂差哪去,因為二人履歷差不多,有可比性嗎。大家都差不多,干嗎厚此薄彼呢?劉文靜想不通,想不通不要緊,他卻把氣撒在了裴寂身上。心道,你裴寂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仗著和皇上老子走得近嗎,憑什么壓著我劉文靜!于是,劉文靜便發(fā)牢騷、使性子,專和裴寂作對,一種不合作水火不容的勁頭,原先的一對好友,成了死對頭。裴寂何人?乃李淵身邊近臣,也不是什么大氣量的人,心里話,你劉文靜算老幾,不就是一個小小的謀士嗎,竟敢和我爭功較勁過不去,我裴寂和皇上是什么關系?和我斗?讓你吃不了兜著走!于是,就合該劉文靜倒霉了。
你想,這裴寂隨侍李淵左右,能給劉文靜添好言嗎!還有就是,劉文靜曾唆使士兵強行脅迫李淵舉事。當時李淵坐鎮(zhèn)太原,雖早有謀取天下之心,但他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在靜觀其變,李世民、劉文靜他們覺得該起兵了,李淵又不同意,就使了招術,逼迫李淵起事。雖然事做成了,李淵嘴上說不出什么,心里對劉文靜卻不悅悅,心存猜忌,一直耿耿于懷。都這樣了,你劉文靜還不知收斂,爭什么功較什么勁?太沒有自知之明了。豈不知,越是功勞大越容易招禍端。如果劉文靜明智點的話,應盡量想辦法打消李淵的顧慮,夾著尾巴做人,厚結李淵身邊的近臣,幫著自己說說好話,或許可以免除禍患,千不該萬不該和裴寂這樣的人作對,化友為敵!
我們再看人家李靖是怎么干的。
說起來李靖和劉文靜也是朋友,還有一點相似之處,就是也曾得罪過李淵,并且得罪得比劉文靜大發(fā)多了!這李靖在沒有追隨李氏之前,曾仗著書生意氣到楊廣那里揭發(fā)李淵父子謀反,后讓李淵知道了,差點把他殺掉,多虧李世民愛惜他是個將才,把他保了下來。后來李靖保著李氏父子打天下,帶兵打仗不含糊,屢建奇功,的確是一軍事奇才。須知,李靖并非一介武夫,不然,怎賺得紅佛姑娘的芳心,甘愿冒死和他夜奔呢?他雖看起來有點書生氣,可在大事上一點也不糊涂。他頭腦很清醒,恪守為將為臣的本分,不參與派系斗爭,不居功自傲。要說李靖為大唐立下的功勞太大了,簡直是蓋世奇功,其他文臣武將沒法比。特別是他領兵以少勝多,臨機應變,一舉消滅了東突厥,去掉了大唐的心腹之患??苫氐匠?,不但沒得封賞,還遭到不少人的彈劾。李靖何等聰明,他深知這些大臣哪敢明目張膽和他李靖作對?這些人還不是揣摩了圣意才這么干的!為什么?這還不明擺著嗎,自己這仗功勞太大了,功高震主了,人家沒法封賞了,得找些錯殺殺你的威風!他深知功高震主的后果,面對大臣們的刁難,并不去申辯,只是連連謝罪。立了這么大的功勞,不但得不到封賞,還要低頭認罪,一般人能想得開嗎?李靖卻深知個中道理,他知道自己該怎么去做。封建專制社會就是這么奇怪。功臣立了大功,不能面露喜色,受了委屈,也不能申辯,這樣才能獲得皇帝的信任。聰明如李靖,還有中唐時的另一位有名的大將郭子儀等人,有時看看自己的功勞太大了,君主有些受不了了,同僚開始眼紅了,就會自己主動犯些小錯誤,把功勞往下降降,把封賞削削,讓大家都有面子,都能接受。只有這樣,才能相安無事,得以保全自己。
由此可見,做人應知到進退,該進的時候進,該退的時候應知退。退一步海闊天空,有時退也是進,以退為進嗎。應知,樹大招風。木秀于林,風必吹之。韜光養(yǎng)晦方能遠禍,首先要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才能談得上去建功立業(yè)。古人早就深諳此中的道理,那是千百年來從無數血淋淋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古人的話有時還是要聽的。
因此,做人切莫盛氣凌人、不可一世。小人得志便猖狂,君子是謙虛的。有道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一個人的含量、修養(yǎng),于其平時對人對事上就可見一斑。本人一直恪守“三不搶”的原則:一不搶話說;二不搶風頭;三不搶功勞。矮化自己,低調做人,庶幾可以心平身安。
相關人物簡介
劉文靜(568年-619年),字肇仁,京兆武功縣人,唐朝宰相、開國功臣。
劉文靜原為晉陽令,后聯絡裴寂與李世民,協助李淵起兵反隋,并奉命出使突厥。李淵起兵后,劉文靜隨軍南下,擊敗桑顯和、俘獲屈突通。武德元年(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劉文靜出任納言,成為宰相,后隨李世民平定西秦薛仁杲,任戶部尚書、陜東道行臺左仆射、魯國公。
武德二年(619年),劉文靜與裴寂產生隔閡,并于酒后狂言,被小妾告發(fā)謀反。唐高祖聽信裴寂讒言,將劉文靜殺死,抄沒其家。
衛(wèi)國景武公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漢族,雍州三原(今陜西三原縣東北)人。隋末唐初將領,是唐朝文武兼?zhèn)涞闹娛录?。后封衛(wèi)國公,世稱李衛(wèi)公。李靖善于用兵,長于謀略,原為隋將,后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fā)展立下赫赫戰(zhàn)功,南平蕭銑、輔公祐,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去世后謚曰景武,陪葬昭陵。著有數種兵書,惟多亡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