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字子孟,漢武帝元光年間出生于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霍光是西漢名將霍去病的同父異母之弟。
武帝時期
武帝時期,霍光擔任漢武帝的奉車都尉,負責保護漢武帝的安全。由于他謹慎穩(wěn)重,負責有為,所以很受漢武帝的信任?;艄飧S漢武帝近三十年,是武帝時的重要謀臣。
漢武帝立幼子弗陵為太子時,為了避免日后政局發(fā)生動亂,尤其為了防止太后專權,所以武帝早將太子的母親鉤弋夫人處死。武帝希望幼帝即位后,能由霍光等來能輔政。據(jù)說武帝還特地命畫工畫了一幅周公背周成王的像賜予霍光,盼他能像當年周公輔佐年幼的成王一樣,對年幼的弗陵太子給予忠誠和協(xié)助。
昭帝時期
武帝后元二年春,漢武帝病死。霍光接受漢武帝遺詔,成為漢昭帝劉弗陵的輔政大臣,與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共同輔佐朝政,但以霍光權力最大,史書上稱:“帝年八歲,政事一決于光”。
霍光輔政之后,首先幫昭帝采取一系列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把國家管理的井井有條。如此舉動,卻招來同為輔政的上官桀等人的妒嫉。上官桀為了與霍光爭權,便依附于公主之下,再進一步通過公主,將其年幼的孫女送入宮中,封為婕妤,意圖通過公主和孫女,來讓自己取代霍光的地位。同時,為了逼退霍光,上官桀等人還上演了一出誣陷戲,想要借此來除掉霍光。
昭帝十四歲時(始元六年),霍光檢閱了羽林軍,后來且把其中一名校尉調到他的大將軍府里。上官桀等人就以此為藉口,他們以燕王旦的名義上書給漢昭帝,捏造說霍光在檢閱京都兵備時,使用天子的儀式;還自作主張調用校尉,想要擅自調動兵力。并且還造謠說霍光把被匈奴拘留十九年的蘇武召還回國,就是想要借匈奴的兵力來造反,意欲推翻漢昭帝,自行稱帝。
上官桀故意在霍光外出時,才將這封奏章密送給昭帝。原本他們想讓皇帝看過奏章之后,再由燕王以“清君側”的名義,來幫皇帝抓出“奸臣”??墒菨h昭帝看完之后,只是把它放在一旁,不予理睬。
隔天,漢昭帝上朝時沒見到霍光,一問之下才知霍光聽聞燕王密奏一事,因此不愿進宮來。年僅十四歲的漢昭帝經過細心思考,決定傳喚霍光入朝,并對他說:“我知道那封信所言都是假的,是在造謠毀謗你”,又說:“你調用校尉是最近的事,還不到十天,燕王遠在北方,怎會這么快就知道呢?況且,如果你真要謀反的話,也不會只單靠調用一個校尉而已吧!所以我相信你?!?/p>
就這樣,上官桀等人的陰謀,在小皇帝的聰敏判斷之下以失敗告終。而霍光在皇帝的信任下,繼續(xù)輔佐政事長達十三年。昭帝在位十三年當中,也由于霍光的輔佐,為漢朝的鞏固及安定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宣帝時期
后來,昭帝得病去世。由于生前無子,死后的皇位繼承成為霍光等大臣面臨的棘手難題。當時尚存的有漢武帝的兒子劉胥,但他行事不檢點,漢武帝生前就很不喜歡他。所以霍光等人只好選擇了漢武帝之孫,也就是荒淫無度的劉賀。但劉賀在前往登基的途中,竟沿路掠取民間女子、財寶,胡作非為,進宮之后又把皇宮鬧的雞犬不寧,霍光與大臣們商量之后,決定廢掉劉賀,改立流落民間的劉詢。
劉詢年僅十八,是漢武帝的曾孫,即位后是為漢宣帝。霍光繼續(xù)輔政,雖然年事已高,但他仍盡心盡力。三年后,霍光病重,漢宣帝親至家中探訪。直到霍光過世,漢宣帝為他舉行了隆重葬禮,以感念他做為漢朝兩位皇帝的輔政大臣,前后長達二十年的辛苦貢獻。
霍光除了對漢室忠心不二之外,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善于用人,知人善任。有這么一個故事:在他輔政之初,朝政很不穩(wěn)定,有一次為了防止宮內生變,霍光把掌管皇帝印璽的郎官叫來,要他交出印璽讓自己保管,以免有人盜用它。但這位郎官卻不愿把印璽交給他。當霍光想要奪取印璽時,這位郎官憤怒的握著劍說:“我的頭可斷,但印璽絕不能交出去?!?/p>
眾人都替這位郎官捏了一把冷汗,想不到,霍光不但不生氣,反而很賞識他的忠于職守,還給這位郎官增加了俸祿。還有像丞相田千秋、太仆杜延年、右將軍張安世等人,都是霍光知人善任的結果,而這些人后來果然都成為昭、宣治世的中流砥柱。
同時,受到儒家思想影響,霍光也十分注重自身的政治修養(yǎng),常以儒學之術規(guī)范自己。他要求自己一舉一動都要符合禮法,所以他很少做出逾越禮法的事情來。
霍光受命為輔政大臣,先后輔佐了漢昭帝與漢宣帝達二十年。由于他的忠心不二及知人善任,昭、宣兩世在他的輔佐下,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也讓漢朝國運又邁向一個高峰,史稱“昭宣中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