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本名伍員,字子胥,本是楚國椒邑人,后又逃到吳國,在吳國達到了自己人生的巔峰。 伍子胥的父親姓伍名奢,是楚國太子建的太傅,后來太子建受到太子少傅費無極的陷害,被牽連處死。伍家兄弟二人只有伍子胥一人逃脫楚兵的追捕,他的兄長和父親都被楚平王處死。歷經艱難逃出楚國的伍子胥來到吳國,剛來吳國的伍子胥苦于沒有人引薦,再加上生活艱辛,只能上街頭賣藝求生,在賣藝的過程中他結識了專諸,兩人性情相投,隨后結拜為兄弟。
伍子胥塑
后來,伍子胥被公子姬光收為門客,伍子胥幫助公子姬光奪回了本屬于自己的王位,姬光即位后稱為闔閭。闔閭當上吳王后,重用伍子胥和孫武二人,勵精圖治,發(fā)憤圖強。終于在十幾年后,吳國開始強盛起來,隨后吳軍在孫武和伍子胥的指揮下,攻入楚國的國都。伍子胥掘開楚平王的墳墓,鞭尸三百下,報了父兄之仇。
吳國滅越之后,俘虜越王勾踐,他和吳王夫差在勾踐的處理上發(fā)生了分歧,夫差主張留下勾踐,伍子胥則極力主張立刻殺掉勾踐,君臣之間開始有了間隙。后來兩人又在先滅越還是先滅齊的問題上發(fā)生了巨大的分歧,夫差認為越國被滅,會一蹶不振,不足為慮。而伍子胥則認為越國離吳國太近,吳國要想滅掉強齊,就必須先掃平周邊的障礙。恰巧此時有讒臣誣告伍子胥投齊,夫差聽到了大怒,立刻賜死伍子胥。
農歷五月初五,伍子胥在吳國自刎而亡,可以說他把自己最美好的時光都獻給了吳國大地。
伍子胥父誅于楚
伍子胥的父親,姓伍名奢,楚平王時期的太子太傅,是楚莊王時的重臣伍舉之子,志慮忠純,才學淵博。
《春秋》里的伍奢
楚平王時期,楚國為了和秦國搞好關系,決定和秦國聯(lián)姻,當時初定的聯(lián)姻對象是楚國太子建和后世被稱為秦女的美女。但是生性好色的楚平王看到年輕貌美的秦女,就移不開自己的腳步了,想將這個美女據為己有。
當時的太子少傅費無極讀懂了楚王的那點小心思,等到太子建和伍奢在下棋的時候,費無極偷偷的去面見楚平王。見到楚平王的費無極勸楚平王自己娶秦女,這樣更加有利于秦楚之間的交好。聽到此建議的楚平王有點心動了,但是還會顧忌太子建的面子,沒有立即答應。費無極又向楚平王建議將太子建和伍奢調去邊關,邊關的戰(zhàn)事會耽誤和親的日期,這樣平王就可以放心的迎娶貌美的秦女。
太子建和伍奢一盤棋剛剛下完,就被平王叫去了,平王對他們說:“如今邊關戰(zhàn)事緊急,太子你去安撫邊關將士,太傅你陪太子去,留下少傅費無極打理太子府”。
伍奢和太子建來到邊疆沒有想太多,努力的為戰(zhàn)事做著準備,練兵、征集糧草,一切都進行的有條不紊。此時,宮中的楚平王和秦女正過著逍遙快活的日子,留在楚平王身邊的費無極,每天都在擔心太子建和伍奢的報復,為了除去這個禍患,他污蔑太子建和伍奢正在密謀叛變。心虛的楚平王不加調查,就相信了費無極的話,立刻將伍奢調回,然后命邊關司馬調兵圍殺太子建,邊關司馬在調兵之時就派人偷偷的通知太子建,讓他先逃。
楚平王又讓伍奢寫信誘騙伍尚和伍員兄弟去皇宮,準備將兄弟倆一起殺死,伍尚不顧其弟伍員的勸告,堅持入宮赴死,最終伍奢和其長子伍尚被殺,次子伍員逃往吳國。
伍子胥圖片
伍子胥,春秋楚國人,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吳國大夫。由于楚國太子少傅費無極的誣告,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都被楚平王殺害
伍子胥畫像
伍子胥逃出楚國之后,來到吳國,得到吳國公子姬光的重用,后來幫助姬光奪得王位。姬光繼位為王,稱為闔閭,在闔閭的支持下,伍子胥開始實行富國強兵的政策,最終使得吳國強大起來,擁有了和楚國相互抗衡的國力。后來伍子胥和孫武一起攻入楚國國都,報了自己父兄的大仇。得報大仇的伍子胥開始為了吳國爭霸天下做準備了,后來闔閭生病去世,其子夫差繼位。伍子胥被任命為輔政大臣,由于和夫差的軍事主張不和,兩人漸行漸遠,最后夫差聽信讒言,賜死伍子胥。
有關伍子胥的圖片有很多,但是多為后人想象而來。關于伍子胥相貌的圖片,被人們廣為認同就是文中的這一張。
這是一張伍子胥的畫像,畫中的伍子胥表情平和雙手交叉,似是在拜什么。畫中的伍子胥頭戴春秋頭冠,冠上沒有鑲嵌任何裝飾用的美玉珍珠,整個看起來很簡單莊重。
畫像中的伍子胥額頭寬闊,這是古時面相學上對聰明人的普遍描述,這表明了伍子胥聰明有才,事實也確實如此,不然他也不會有著如此的成就。伍子胥眉毛狹長濃密,狹長的眉毛下面是一雙丹鳳眼,鼻梁寬大挺拔。上唇兩撇長須,下巴上也留著長須。兩鬢有著突起的鬢發(fā),耳垂肥大。古人的眼中,耳垂肥大是有福之人的象征。
畫中的伍子胥身穿長袍,整個人看起來溫和善良,平易近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