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鍋是用陶土制成的鍋,因為有很多細小的孔,所以有很好的透氣性,而且可以吸收儲存熱量,所以通常用來煲湯是再合適不過的。而且砂鍋用的時間越長,煲的湯也會越濃郁。砂鍋在使用的時候,經(jīng)常會在鍋壁外面出現(xiàn)水珠的情況,這種是正常的物理現(xiàn)象哦。那么具體是怎么一回事呢?
這是因為周圍的水蒸氣在較低的溫度下與砂鍋底部相遇,然后液化成小水滴。 當水滴落在燃氣灶上時,水滴由于溫度升高而迅速蒸發(fā),并會散發(fā)出哼哧哼哧的聲音,因為受熱水滴會蒸發(fā)并消失。再就是砂鍋因為材質的原因,鍋壁是有很多很小的細孔的,里面有很多空氣,等里面放水之后,水壓較大空氣冒出來了,就會出現(xiàn)小水珠。我們買來砂鍋的時候,第一次使用最好用來煮米漿或者稀飯,這樣米湯會滲進這些小孔里,以免砂鍋使用過程中開裂,延長砂鍋的使用期限。
砂鍋加熱后外面有水珠怎么回事這是因為砂鍋本身可以吸收熱量,存儲了很多熱能,而冷一點的空氣遇到熱的砂鍋,就會凝結成水汽,出現(xiàn)冒水珠的情況。
因為砂鍋是用陶土制成的,非金屬的比熱比金屬大,傳熱能力則比金屬的差。 當砂鍋在爐子上加熱時,鍋的外層溫度大大超過100°C,而內(nèi)層的溫度略高于100°C。 這時,鍋吸收了很多熱量并存儲了很多熱能。 將砂鍋從爐子中取出后,鍋的外層遠高于100°C,并會繼續(xù)將熱量傳遞到內(nèi)層,因此砂鍋煲湯的時候,即使關火了也會使湯在100°C并可以繼續(xù)沸騰一段時間。而鐵鍋和鋁鍋就不會有這種效果。
砂鍋有什么好處1.鍋內(nèi)有致密的毛孔,有利于水分子與食物之間的相互滲透,從而更好地保持食物的原始風味。
2.砂鍋傳熱均勻,散熱緩慢。
3.砂鍋不耐溫度變化,適合在低火下緩慢烹飪,因此食物會更美味并散發(fā)出香氣。
4.砂鍋適合慢火煮燉,可長時間食用。
5.將砂鍋均勻加熱并密封。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