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善見(524年—552年1月21日),鮮卑族,孝文帝曾孫,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元善見文武雙全,美容儀。力能挾石獅子以逾墻,射無不中。從容沉雅,有孝文風(fēng)。北魏永熙三年十月,經(jīng)高歡和百僚的詳細商議后,決定立元善見為皇帝,即位于鄴城東北,改元天平,東魏正式建立,年僅十一歲。由于年幼,由權(quán)臣高歡輔政。高歡權(quán)傾朝野,令孝靜帝如坐針氈。高歡死后,其子高澄承繼父職,權(quán)勢更大。549年,高洋再繼任父兄之職,他見篡魏之時機已到,于次年迫帝禪位于己,改國號為齊,東魏滅亡。禪位后次年被高洋以毒酒毒死,年僅二十八歲,謚號孝靜皇帝。
網(wǎng)絡(luò)配圖
在中國封建社會,皇帝具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和威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些在中國封建社會傳頌了2000多年的名言,在東魏皇帝孝靜帝身上,卻絲毫得不到印證。他活得不僅僅是個傀儡,而且一點做皇帝甚至連普通百姓做人的尊嚴都沒有,無端受辱、受權(quán)臣的打罵成為家常便飯。因此,他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窩囊的皇帝。
孝靜帝名元善見,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孫。北魏孝武帝元修逃奔長安后,高歡于公元534年農(nóng)歷10月立元善見為帝,元善見當(dāng)時11歲。第二年,高歡遷都鄴城,由于鄴城位于長安的東面,因此,人們將這個王朝稱之為東魏。
元善見做了皇帝以后,扶他上臺的高歡因為是靠討伐叛逆爾朱兆起家的,所以一直不敢輕易篡位稱帝,對孝靜帝表面上還能以禮相待。但朝政全由高歡大權(quán)獨攬。后來,高歡又以其子高澄為大將軍,領(lǐng)中書監(jiān)。高歡死后,高澄繼承高歡的職位,繼續(xù)總攬朝政。
高澄掌握大權(quán)后,孝靜帝的境遇就大不如從前了。高澄對孝靜帝傲慢無禮,隨意侮辱。為了監(jiān)視孝靜帝的一言一行,高澄特意派自己的心腹崔季舒整天跟著孝靜帝。高澄在給崔季舒寫信時,竟公然以“白癡”來稱呼孝靜帝。
不了解歷史的人可能會認為,孝靜帝為君竟然連普通的尊嚴都沒有,那一定是孝靜帝要么是弱智,如西晉的惠帝;要么是殘疾人或是弱不禁風(fēng)之人,無力保護自身。其實,這個孝靜帝不僅不癡呆,而且儀表堂堂,武藝超群,能挾著宮門外的石頭獅子跳過宮墻,射箭則百步穿楊。孝靜帝怕高澄是當(dāng)時人所共知的事情,甚至孝靜帝身邊的侍衛(wèi)往往以大將軍高澄對他不以為然來勸諫孝靜帝。一次,孝靜帝到郊外打獵,因心情高興,策馬飛奔。侍衛(wèi)擔(dān)心有閃失,就在后面大聲喊叫:“陛下,不要飛跑了,大將軍知道了會不高興的!”此語果然有效,孝靜帝立刻收住了韁繩。
網(wǎng)絡(luò)配圖
貴為九五之尊的孝靜帝,卻沒少被權(quán)臣罵過打過。中國歷史上,即使“白癡”皇帝西晉時的惠帝,也沒受過這種侮辱。孝靜帝挨打挨罵時,正是他20多歲的年紀,這個年紀也正是一個人血氣方剛之時,但孝靜帝卻甘心受打受罵。因此說,性格決定命運。一次,大將軍高澄陪孝靜帝喝酒。高澄一時高興,拿起大杯向孝靜帝勸酒:“來,來,我勸陛下干了這一大杯?!毙㈧o帝知道,這是高澄成心想出自己的丑,孝靜帝平日壓抑的憤怒,乘著酒勁突然爆炸了:“自古以來,沒有不亡的國家,朕的這一生還有什么用?”。聽到孝靜帝這一回答,高澄勃然大怒,把酒杯狠狠地往地上一摔,沖著孝靜帝破口大罵:“朕,朕,狗屁朕!”高澄罵完還覺得不解氣,又命令身旁的崔季舒毆打孝靜帝。高澄的心腹、負責(zé)監(jiān)視孝靜帝的崔季舒掄起拳頭狠狠地打了孝靜帝三拳,高澄覺得解了氣,才拂袖而去。第二天,孝靜帝一見到高澄還連連道歉,說自己昨天喝醉了酒,說了一些醉話,請高澄諒解,同時,還賞給崔季舒100匹絹。
孝靜帝對于受的這種窩囊氣,不敢發(fā)泄,只能靠吟誦幾首古詩來排遣。一天,孝靜帝吟起了謝靈運的《臨川被收》詩:“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當(dāng)時,只有常侍、侍講荀濟在場。荀濟領(lǐng)會了孝靜帝的用意。孝靜帝迫切盼望能有張良、魯仲連那樣的人物站出來,替自己雪恥。
事后,荀濟串聯(lián)了一些對高澄不滿的官僚,暗中策劃殺死高澄,以正朝綱。誰知政變還沒來得及發(fā)動,就被高澄發(fā)覺。高澄聞訊后,立即帶領(lǐng)軍隊沖進皇宮。高澄見到孝靜帝,也不跪拜,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高聲喝問:“陛下為什么要造反?我高家父子是開國的功臣,有什么地方對不住陛下?這肯定是陛下左右親信及妃嬪干的事!”面對高澄的厲聲質(zhì)問,孝靜帝不知怎么來了勇氣,理直氣壯地回答道:“自古以來,只聽說臣子造皇帝的反,還沒聽說過皇帝造臣下的反。大將軍自己想造反,怎么反而指控我造反?我殺死你大將軍,國家就會太平;不殺死你大將軍,國家立刻就要滅亡。我自己都不能自保,何況妃嬪?你如果一定要以臣弒君,那么早下手晚下手都取決于你大將軍!”
網(wǎng)絡(luò)配圖
孝靜帝這番義正辭嚴的回答,當(dāng)時立刻把高澄震懾住了。高澄連忙站起身,大聲哭著向孝靜帝請罪。這時,如果孝靜帝有東漢時漢桓帝劉志、三國時魏國高貴鄉(xiāng)公曹髦的血性,乘高澄不備,擒住高澄以此扭轉(zhuǎn)乾坤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孝靜帝懦弱慣了,缺少一個有作為皇帝該有的血性。他見高澄服軟了,就留下高澄飲酒,兩個人直喝到半夜,高澄才出宮。從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即使荀濟等人發(fā)動政變成功,也難免以后的孝靜帝就不再成為傀儡,而是再次成為傀儡的可能性非常大。
高澄回去后,立即對政變的真相進行調(diào)查。三天后,高澄軟禁了孝靜帝,逮捕了荀濟等人。高澄平時很敬重荀濟,不想處死他,就親自找荀濟談話。高澄問道:“荀老先生為什么要造反呢?”荀濟正色回答:“我荀濟奉詔誅殺高澄,這怎么能叫造反呢?”高澄見荀濟不肯向自己低頭,朝負責(zé)審訊的官員擺擺手,荀濟便被帶了下去。審判官命人用小車把荀濟拉到東市,連人帶車一起用火燒了。高澄處理完“造反”的官員后,才把孝靜帝從軟禁的地方釋放出來。
公元549年農(nóng)歷八月初八日,孝靜帝應(yīng)高澄的要求立皇子元長為太子。對其他皇帝而言,立太子是一件喜事,但對孝靜帝來說,立太子并不見得是好事,倒有可能是件禍事。因為,說不定哪天高澄心血來潮,就要把太子扶上皇位。然后,再由太子上演禪讓的鬧劇。所以,孝靜帝在立太子后,憂心如焚。
就在孝靜帝度日如年的時刻,高澄的手下造反,高澄遇刺身亡。
我在這兒詳細交待一下這次造反。造反的主角跟孝靜帝比較,正好印證了毛主席說的那句話:“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边@次造反的主角是高澄的廚奴蘭京。高澄在同梁朝的一次戰(zhàn)斗中,俘獲了梁朝徐州刺史蘭欽的兒子蘭京。高澄罰蘭京為奴,讓他給自己做飯。蘭欽屢次請求贖回兒子,均被高澄拒絕。蘭京自己也曾多次當(dāng)面求高澄放自己回家。每當(dāng)蘭京提出請求,高澄都用棍子狠打蘭京,并且不止一次地恐嚇道:“今后如果你這個畜牲再敢提回家的事,看我不宰了你!”就這樣,蘭京再也不敢提回家的事了,外表上還裝出十分恭恭敬敬的樣子,可是,內(nèi)心深處卻充滿了仇恨。蘭京秘密地串聯(lián)了6個知心朋友,暗中商量好,抓住時機殺死高澄。
網(wǎng)絡(luò)配圖
就在冊立太子的當(dāng)天,高澄在冊立太子儀式過后,召集親信散騎常侍陳元康,吏部尚書、侍中楊愔,黃門侍郎崔季舒密謀禪讓,擬定文武百官名單,連吃飯都顧不上。蘭京照常來侍候高澄吃飯,剛一進門,就被高澄攆了出來。高澄盯著蘭京的背影對崔季舒等人說:“昨天夜里,我夢見這個奴才用刀砍我,應(yīng)該立刻把他殺了!”
蘭京聽到這話,趕緊跑回廚房,端起一大盤菜,將一把尖刀藏在盤子底下,又匆匆返回來,盡量不動聲色地對高澄說:“大王,奴才把菜送來了?!?/p>
高澄怒吼道:“我沒要,為什么你又來了?!”
說時遲、那時快,蘭京把盤子一扔,亮出了尖刀,沖著高澄撲來,嘴里喊道:“我來取你的性命!”
高澄見狀,一個蹦高從座位上跳起來,沒料到,因為動作太急,扭傷了腳。高澄拖著傷腳,一頭鉆到了床底下。蘭京一把將床掀翻,多年的仇恨馬上變成了殺敵的力量,蘭京揮起尖刀向高澄猛刺,高澄當(dāng)場斃命。陳元康沖過來,同蘭京奪刀,結(jié)果肚子被扎破,腸子流了一地;楊愔嚇得抱頭鼠竄,腳上的靴子都跑掉了。崔季舒慌不擇路,躲進廁所。剎時間,高澄的住處翻了天。
高澄手下造反的消息傳到高澄的弟弟高洋那里時,高洋住在城東,他立刻指揮軍隊把高澄的住處包圍起來,然后沖了進去,把造反者剁成了肉泥。高洋對外封鎖高澄死亡的消息,只說:“奴仆造反,相國(指高澄,此時高澄已擔(dān)任相國職務(wù))受傷,不嚴重?!泵鎸Ξ?dāng)時不利于高家的局面,高洋的一些親信紛紛勸高洋離開京城到晉陽去,國為高家控制的軍隊都駐扎在晉陽。高洋聽從了親信們的建議,連夜部署軍隊,決定迅速趕到晉陽。高澄遇刺的消息漸漸地傳播開來。孝靜帝也聽到了,他對身邊的親信說:“高大將軍已死,這是天意啊!看來,權(quán)力要回到皇家了。”
網(wǎng)絡(luò)配圖
高洋出京城前,殺氣騰騰地進宮去朝見孝靜帝。他帶的隨從兵丁足有8000名,僅跟他上殿的就達200名,個個手執(zhí)武器。孝靜帝嚇得面如土色,渾身抖個不停。高洋通過主持朝儀的大臣給孝靜帝傳話:“我家有事,要立即動身去晉陽?!闭f完,不等孝靜帝答話,就轉(zhuǎn)身走了。孝靜帝眼見又出了一個專橫跋扈的權(quán)臣,禁不住流著眼淚嘆息道:“這個人又是不容的我,看來這次我是必死無疑了?!?/p>
高洋一回到晉陽,立即糾合手下籌備代魏自立之事。準備妥當(dāng)后,高洋率10萬大軍回到鄴城,逼迫孝靜帝禪位。
公元550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二,司空潘樂、侍中張亮、黃門侍郎趙彥深在高洋的指使下,進宮向孝靜帝勸說禪讓之事。孝靜帝在昭陽殿接見了他們。張亮首先說:“天道循環(huán),有始有終。齊王(指高洋,此前高洋已被封為齊王)英明,萬方歸心,望陛下遵天道,效堯舜,盡快禪讓?!毙㈧o帝表情嚴肅地說:“這件事讓了好久了,我早應(yīng)該讓位了。”大殿里面靜悄悄的,連喘氣的聲音都能聽到。
過了一會兒,孝靜帝開口打破沉寂,說:“舉行禪讓,要先寫好詔書啊。”孝靜帝剛說完,有兩位大臣立即回答道:“詔書已經(jīng)寫好?!毙㈧o帝接過禪位詔書一看,不僅詔書已抄清,而且玉璽都蓋完了。他長長地嘆息一聲,問道:“今后我住在哪里呀?”一位大臣答道:“在北城已安排妥當(dāng)。”孝靜帝聽罷,一言不發(fā),起身走出大殿。在東廊下稍微停了一會兒,信口背誦了《后漢書》上關(guān)于漢獻帝的一段贊語:“獻生不辰,身布國屯,終我四百,末作虞賓?!北娢淮蟪紵o聲無息地跟在孝靜帝的身后,他們都理解他這是以漢獻帝生不逢時,國家遭難,自己到處流浪,最后漢朝滅亡,讓位后當(dāng)了別人的臣子的身世來比喻自己。
網(wǎng)絡(luò)配圖
孝靜帝轉(zhuǎn)過臉向身后的高洋親信問道:“古人懷念遺落的簪子和破舊的鞋子。我現(xiàn)在要同妃嬪們告別一下,可以嗎?”大臣高隆之搶先說道:“今天,天下還是陛下的天下,何況妃嬪呢?”孝靜帝一言不發(fā),徒步向后宮走去,逐一與后妃們告別,宮女們都失聲痛哭起來。李妃哽咽著念了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中的一句:“王愛其玉體,俱享黃發(fā)期”,以作訣別之辭。
孝靜帝與眾妃嬪痛哭告別時,大臣趙道德帶來了一輛牛車來載孝靜帝。孝靜帝一頓足,頭也不回地登上了牛車。趙道德跨上車,以防孝靜帝作出不利于高洋的舉動,緊緊地抱住了孝靜帝。長期窩囊的孝靜帝這時把多年的憤怒發(fā)泄了出來:“朕敬從天命,順從人意,你這個狗奴才是個什么東西,竟敢逼人太甚?!”趙道德一語不發(fā),仍然緊緊抱住孝靜帝不松手。在一片痛哭聲中,牛車緩緩地走出了宮門。
孝靜帝到達城北的住處后,派太尉彭城王元韶將玉璽給高洋送了去。
五月初四日,高洋在鄴城南郊的土臺上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北齊。一年以后,下臺的孝靜帝被高洋用毒酒害死,終年29歲。在屈辱中,孝靜帝就這樣結(jié)束了自己窩囊的一生。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