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多爾滾是創(chuàng)建大清王朝的一代英才。多爾袞具有仁厚的性格,他“愛美人勝于愛江山”。幾百年來,多爾袞一生的功過一直以來褒貶不一。那么,多爾袞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坐上皇叔父,甚至是太上皇呢?
網絡配圖
多爾袞與順治:順治皇帝福臨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就是因為豪格和多爾袞兩人的勢力相當,誰也無法做皇帝。可是,隨著福臨成為順治皇帝之后,多爾袞的權利越來越大,豪格慢慢背多爾袞使計弄死,多爾袞一人獨大。在這期間,福臨跟多爾袞的關系究竟如何?
福臨的登極,既是有幸的,又是不幸的。說他有幸,是因為他小小年紀,大福降臨,成了皇上;說他不幸,是因為他做個兒童皇帝,無權無勢,形同傀儡。他與叔父多爾袞的關系也是雙重的:沒有多爾袞的支持,他無法登上皇帝寶座;但是只要有多爾袞在,他就要生活在皇叔攝政睿親王的陰影里,有名而無實。
未成年的小皇帝,起初還有兩把保護傘:一是兩黃旗大臣的效忠,二是有皇兄豪格作為堅強后盾。攝政睿親王多爾袞經過幾年謀劃,運用各種手段對這些小皇帝的保障,同時也是自己的阻礙的政治勢力,逐個加以翦(jiǎn)除。
多爾袞在宣誓輔政之后,就一步一步地將朝政大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網絡配圖
第一步,取消了軍國大事由八旗貝勒共議的制度,而由兩位攝政王決斷。這樣一來,二位攝政王就凌駕于諸親王、郡王、貝勒之上。
第二步,獨攬大權。諭告各衙門辦理的事務,有需要向睿、鄭二王報告的,都先向睿親王匯報。這樣一來,多爾袞實際上成了“首席攝政王”。
第三步,分化黃旗。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一日,多爾袞利用都統(tǒng)何洛會等訐告豪格,把豪格定罪幽禁。通過這個案子,將豪格進行降罰。對像索尼這樣豪格的兩黃旗親信,或處以死刑,或籍沒家產,或貶官遠放。而對首先訐告者,給予升官、晉爵。這就嚴重地分化、削弱了兩黃旗。
第四步,整死豪格。豪格的存在,對于多爾袞來說,是最大的政治威脅。先是,盡管豪格被廢降罰,但在清軍入關用人之際,還是讓豪格隨軍從征。豪格作戰(zhàn)勇敢,立下大功。順治在北京登極,分封諸王大臣,復封豪格為和碩肅親王。不久,派豪格西征。豪格下西安,平陜西。又擊敗大西軍,射死張獻忠。順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凱旋歸 京,即被訐告。多爾袞藉此又將豪格定罪,下獄。三月,豪格猝死,年僅39周歲。一說豪格帶了大軍凱旋的時候,到了盧溝橋,在宴會當中,被用弓弦給勒死的。還有一種傳說是在凱旋的時候多爾袞設伏兵把豪格給殺了。多爾袞殺掉豪格后,還霸占了豪格的妃子作為自己的福晉。
網絡配圖
經過一番經營,多爾袞真正做到了大權獨攬,小皇帝也真正成了孤立無援。多爾袞的尊號從“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順治五年再尊為“皇父攝政王”,成了名義上的“太上皇”,實際上的皇帝。而小皇帝的處境則危如累卵,只有仰人鼻息,任人擺布了。
多爾袞攝政王做了七年,在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死于喀喇城。第二年正月,順治親政。二月就宣布多爾袞十大罪狀。籍其家產,罷其封爵,撤其廟享,誅其黨羽。
在古代皇室里,高貴的權利和地位就決定了彼此之間的關系,而順治皇帝和多爾袞的關系,或許也就大概如此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