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民在浙江省政府網站“浙江省民呼我為統(tǒng)一平臺”留言建議:近來在電視劇欄目看水滸,感到震驚,雖然電視劇已對原本做了很多修改,刪除了完全不合邏輯的情節(jié),但由于電視劇與水滸原書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還是會導致很多人去看原書,客觀上導致水滸這本毒小說毒害更多人。
此書惡毒污蔑丑化女性(其惡毒程度到了令人發(fā)指地步),情節(jié)極其不合邏輯(108人的大多數完全沒有上梁山的邏輯,就是作者大筆硬勾進去的),無原則歌頌濫殺無辜(作者有越壞越好的反道德觀),毀滅人類三觀的程度刷新了人類下限;作者心理極其陰暗變態(tài)(咋惡心咋寫),給武松、李逵、宋江這些人渣安排善終,給予它們無限的同情,歌頌它們?yōu)E殺無辜的惡行,是我見過的最毒小說。古代把它列入禁書是有道理的。
該網民認為,《武松打虎》等兩三篇課文確實好,但原書中武松、晁蓋之流卻是徹頭徹尾的人渣。文筆好的小說多的是,不需要從毒小說中找課文素材。更要禁止任何學校向學生推薦水滸做課外讀物。
對此,2023年2月8日,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作出答復稱,您認為中小學生不適合讀《水滸》,關于這個問題,自古就有“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的說法,著名學者劉再復先生也認為《水滸》“蘊含著毒氣和血腥氣”,可見您的顧慮與擔憂是有一定道理的。
既然如此,那么為什么將《水滸》收入中小學課文,甚至提倡整本書閱讀?主要有以下三點考慮:第一,《水滸》文學價值巨大。第二,《水滸》是批判性閱讀的好載體。第三,《水滸》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
閱讀可以豐富思想、增長才干,促進人的思想觀念的現(xiàn)代化,但如果閱讀僅僅讀了文字卻無思考,那么閱讀就沒有任何意義。學生通過批判性閱讀的過程,能夠有效篩選信息,“站出來”去分析思索深層意義,閱讀才發(fā)揮了其真正的意義。
所以,重要的不在于你“讀了什么書”,而在于你“怎樣把每本書讀好”,有針對性地指導孩子閱讀,讓他們學會判斷,在經典書籍(包括《水滸》)中吸取精華,才能真正讓閱讀為學生打好精神底色。
心隨文動,相互映發(fā),質疑思辨,提要鉤沉……這些都會給閱讀者帶來愉悅舒暢的讀書體驗,“怎樣把書讀好”,是我們莊嚴而寶貴的生命賦予自身的重要使命。
《水滸傳》是中國最早的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講述了一個官逼民反的故事:不學無術的無賴高俅因為球踢得好,被皇帝封為高官。他倚仗權勢壓榨和迫害民眾,激起了民眾的反抗?!端疂G傳》最為精彩之處在于對人物的塑造。
全書重點描寫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雖然側重不同,但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脾氣性情各不相同,連大評論家金圣嘆都贊美道:“《水滸傳》真是一百零八人,一百零八樣?!?/p>
在情節(jié)的編排上,《水滸傳》也十分曲折動人,尖銳激烈的矛盾沖突,往往通過一個個場面展開,用一個個細節(jié)描寫,一步步地推向高潮,讓人讀來心潮起伏,大呼過癮。
《水滸傳》版本眾多,流傳極廣,對東亞各國的敘事文學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由《水滸傳》改編的影視劇仍舊不斷在熒屏上演,且每次都能受到極大的關注。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