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從劉璋那里得到益州后,事業(yè)進入了高速發(fā)展期,特別是在漢中擊敗曹軍后,劉備勢力更進入了史上最巔峰。而在關羽北伐時,劉備有了唯一的統(tǒng)一三國的機會,只是……
建安二十四年,擊敗曹軍占據(jù)漢中的劉備在成都自立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后將軍。
網絡配圖
關羽在接到任命后便起兵北伐,接著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水淹七軍,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逼得曹操打算遷都以避關羽之鋒芒。
可是在此時,留守襄陽的糜芳、傅士仁降吳,呂蒙白衣渡江,偷襲關羽大后方,在前方又被徐晃所阻,進退不得,最終關羽敗走麥城,被吳將馬忠所俘,最終和兒子關平一同被殺害。
關羽北伐,個人覺得是劉備唯一一次統(tǒng)一三國的機會,因為曹操先后經歷了赤壁大敗,未完全恢復元氣又和馬超打了一場大戰(zhàn),接著又在漢中損兵折將,此時的曹操勢力到了他統(tǒng)一北方后最疲弱的時候。
網絡配圖
劉備在自稱漢中王后,應該多給自己一點時間部署,和關羽相約好一起北伐的時間,比如說可以派諸葛亮去荊州坐鎮(zhèn)后方,然后劉備自己或陳兵漢中威脅長安,或陳兵益州和荊州的邊境,只等關羽率兵北伐取得一定戰(zhàn)果后,劉備或從漢中出兵直搗長安,或從荊州出兵以助關羽,那樣曹軍必然首尾不得相顧,只怕真的只能遷都以避劉軍之鋒芒。
而如果有諸葛亮坐鎮(zhèn)荊州的話,東吳完全拿不走荊州,因為諸葛亮謹慎,在防御上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漏洞。而且東吳逆流而上取荊州是非常困難的,要知道當年東吳的創(chuàng)始人孫堅被劉表暗害后,東吳曾多次發(fā)兵攻打劉表,可是連黃祖都搞不定。
而劉備呢?不管是占據(jù)了長安,還是全占了荊州,那在糧草補給,在兵源補給上,那都不是什么大問題了,可曹魏卻失去了地理上的優(yōu)勢,那將會變得非常被動。劉備一方只需要出動少量的兵力對曹魏一直進行騷擾政策,曹魏卻只能傾大量的兵力來防御劉備的騷擾,那樣子曹魏的財政負擔將會越來越大,國計民生得不到恢復。
網絡配圖
而劉備一方則可趁機積蓄力量,一步步的蠶食曹魏的地盤,到時候曹魏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到很小的地步后,荊州又能發(fā)展出一支善戰(zhàn)的水軍,再加上陸軍可從今天的湖南一帶攻入東吳,殲滅東吳是大概率的事,最終劉備(可能已經是劉備的兒子了,那個時候劉備肯定老死了)集結蜀吳兩國的力量,夾擊曹魏,那必將畢其功于一役,一同三國,成就萬世偉業(yè)。
即使是關羽出兵后,如果交通問題能解決,劉備倉促出兵,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可是蜀道難,這就注定了關羽和劉備不事先商量好,關羽的北伐就只能以失敗告終,而劉備勢力也因蜀道難而獲得了偏安的最大屏障,當然了這也成為了劉備勢力向外發(fā)展的最大制約。
歷史就是這么殘酷,也不會出現(xiàn)如果什么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