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區(qū)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間,最高處海拔高度為5364米;東部屬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海拔高度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處海拔高度為359米。成都市西部屬于四川盆地邊緣地區(qū),以深丘和山地為主。
1.成都平均海拔500米,具有典型的盆地氣候特征。在亞熱璉季風(fēng)氣候作用下,這里春早、夏熱、秋涼、冬暖,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氣候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多霧,日照時間短;二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卻顯得悶熱;冬天平均氣溫雖在5℃以上,但陰天多,空氣潮,卻顯得很陰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兩個月,冬春兩季干旱少雨,極少冰雪。每年3至6月,9至11月是來成都旅游最佳季節(jié)。
2.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內(nèi)海拔387~5364米,東界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西部為縱貫?zāi)媳钡凝堥T山脈。平原面積占36.4%,丘陵面積占30.4%,山區(qū)面積占33.2%。平原地區(qū)西北高、東南低,平均坡降0.3%。屬亞熱帶濕潤季風(fēng)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071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
成都市區(qū)位于成都平原東部,平均海拔約500米。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qū)最大的平原。位于岷江干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網(wǎng)呈扇形展開在廣闊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
地理位置
成都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青藏高原東緣,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南面與眉山市相連,西南與雅安市、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地理位置介于東經(jīng)102°54′~104°53′、北緯30°05~31°26′之間。2016年,全市土地面積為14335平方公里,市區(qū)面積為4241.8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qū)面積837.2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成都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部邊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部屬于四川盆地邊緣地區(qū),以深丘和山地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間,最高處位于大邑縣西嶺鎮(zhèn)大雪塘(苗基嶺),海拔高度為5364米;東部屬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為岷江、湔江等江河沖積而成,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主要由平原、臺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組成,海拔高度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處在簡陽市沱江出境處河岸,海拔高度為359米。
成都市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在市域內(nèi)形成了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的獨特地貌類型;由于氣候的顯著分異,形成明顯的不同熱量差異的垂直氣候帶,因而在區(qū)域范圍內(nèi)生物資源種類繁多、門類齊全,分布又相對集中。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