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學的基本觀點包括:理一元論的唯心主義體系,認為理或天理是自然萬物和人類社會的根本法則;理一分殊,認為萬事萬物各有 一理,此為分殊。理學我國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思潮。又稱道學。它產(chǎn)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與元、明時期,清中期以后逐漸衰落。
理學簡單來說就是宋代儒學的別稱,宋明理學又被稱為 “新儒學”,是宋明時期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后期主要的社會思潮。理學的實質其實還是儒家傳統(tǒng)的綱常名教。
例如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名分等級(尊卑有序,內(nèi)外有別,華夷之辨等),內(nèi)圣外王(修生,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一類的具體內(nèi)容,只不過是用更為抽象的哲學概念表述出來。
1、三教合一社會的動蕩不安,使得魏晉南北朝以來,儒學信仰出現(xiàn)危機感,而道教的修煉丹藥長生不老,佛教的因果報應輪回來世的思想在社會迅速傳播。
隨著政治穩(wěn)定三教相互滲透,彼此調和逐漸趨向合一,儒家強調人世,根本目標就是強國,個人的精力應該奉獻給國家,道家強調自由,目標就是超脫塵世而獲得更大的自由.佛家強調解脫。
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側重于人世間的事.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礎.科舉產(chǎn)生的士大夫們,注重道德文化修養(yǎng),注重氣節(jié),對儒家經(jīng)典大義的不斷探究成為時尚。
2、宋代理學之前的政治背景是藩鎮(zhèn)割據(jù),軍閥混戰(zhàn),社會秩序大亂。在經(jīng)濟上,宋代之初由于經(jīng)濟處在恢復的過程中,但到了北宋中期以后人口迅猛增長,而所能支配的社會資源是有限的,理學提倡守節(jié),“滅人欲”的主張與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遙相呼應。
1、北宋時期的石介、胡瑗、孫復被稱為理學三先生,但實際的開創(chuàng)者為北宋五子,即邵雍、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
2、周敦頤為宋代理學的開山祖,他將道家無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加以融合,闡述了理學的基本概念與思想體系。
3、邵雍是先天象數(shù)之學的創(chuàng)始人,并使之成為理學思想體系的重要內(nèi)容。
4、張載則發(fā)展了氣一元論思想,為古代中國辯證法兩一學說的集成者。
5、二程兄弟是理學的重要代表,他們?yōu)楸彼蔚睦韺W思想奠定了基礎。
6、宋明理學思想以理為萬事萬物的本源,又稱為天理,承認事物的變化。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