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毛主席的《沁園春·雪》極大地提高了這幾個皇帝的知名度。歷史上業(yè)績突出的皇帝基本上都心狠手辣,唯有宋太祖趙匡胤形象仁慈,并且影響到兩宋幾百年的基調,至今讓文人們贊嘆不已。
網絡配圖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文藝作品里的狠角色,上到皇帝下到黑社會老大,每每殺人之后發(fā)出類似的感慨,仿佛他們殺人都是受害人逼的,不找死者家屬索要勞務費已經很大度了。趙匡胤的事跡,無疑對于他們是一種駁斥。老趙當上皇帝以后,一沒有對柴氏子孫趕盡殺絕,二沒有殺自己的功臣??梢娬味窢幉⒎侵荒軞⑷?,這是一項技術活。
相比秦皇漢武乃至唐太宗,趙匡胤的傳奇故事很少,但幾乎沒有任何負面新聞,對于一個開國皇帝,這是很難做到的。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老趙自己比較注意形象,另一方面在于他是對文人最好的皇帝。據(jù)說建隆三年(962年)宋太祖密鐫一碑,立于太廟寢殿之夾室,謂之誓碑。誓詞三行,其中一行是:“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從此文人們的社會地位高到了大氣層上,或許投桃報李,在文盲占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時代,掌握著輿論話語權的文人們便回報給了趙匡胤一個空前的好名聲。
網絡配圖
《千里送京娘》是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許多地方戲里都有這個劇目。相傳當年趙匡胤尚是待業(yè)青年,在曲陽縣遇到一起強搶民女事件,他成功地解救出未婚女子趙京娘之后,千里相送直到她安全到家。一路上兩人兄妹相稱,關系比純凈水還純潔……
這個故事聽起來耳熟,和關云長千里送嫂差不多。不過,關云長送的是劉備的老婆,受倫理道德約束;趙匡胤和京娘可是男未娶、女未嫁,就是路上真的發(fā)生了點什么,也無可厚非。關云長送嫂的過程,都在曹操監(jiān)控之下,要有什么事情發(fā)生,很容易成為世人皆知的“秘密”,社會形象毀于一旦;趙匡胤和京娘當時根本無人關注,沒有外來壓力,完全靠自制力才能克制住荷爾蒙引發(fā)的沖動……所以,趙匡胤的作風正派程度甚至超過了關羽。
雖然開始是傳說,不過只要有了文本,基層文人們總會將之演繹成紀實。于是一個位于武安市西北部的野湖,有了個名字叫“京娘湖”,湖邊山上有了個京娘峽,山崖上有了一處京娘梳妝臺遺址……對于非文學、歷史專業(yè)出身的老百姓,趙匡胤千里送京娘大抵就是真有其事了。
網絡配圖
雖然趙匡胤在文人筆下成了難得的沒有瑕疵的好皇帝,不過由于過分重文輕武,宋朝屢屢受辱于外敵,這也使得趙匡胤在后世百姓心目中,始終與秦皇、漢武、唐太宗、成吉思汗差一個等級,只能成為部分文人心中的NO.1皇帝。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