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什么要殺光邯鄲的商賈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秦始皇生于趙國,這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但秦始皇其實死,也是死在趙國的。那是秦始皇在東巡后,準備回咸陽,卻不幸得病,駕崩于于沙丘行宮,也就是今天的邢臺,而在戰(zhàn)國時,邢臺屬于趙國疆土。
秦始皇跟邯鄲是有緣的,生于趙國,死于趙國,并且親手滅掉趙國。滅掉趙國,對于秦國來講意義是非凡的。因為在戰(zhàn)國七雄里,只有兩個國家靠變法成為了強國,一個是秦孝公通過商鞅變法,使秦國強大,另一個就是趙武靈王通過胡服騎射,使趙國強大。趙國一直以來,都是秦國的勁敵。比如,自秦國變法之后,只要對外作戰(zhàn),只要勝沒有敗過,唯獨與趙國作戰(zhàn)時,秦趙兩國各有勝負。尤其是長平之戰(zhàn),當時秦趙兩國兵力相當,各有四十萬大軍。秦國有強大的弩兵,趙國有強大的騎兵,可以說勢均力敵。如果不是因為趙括那個庸將,那么戰(zhàn)爭勝負未可知,如果趙國當時勝了,那么最后統(tǒng)一六國的,就很可能是趙國。
不過,在滅掉趙國后,秦始皇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是當秦始皇在聽到秦軍攻克邯鄲之后,連夜趕到邯鄲,可就在當晚,秦始皇身邊的太監(jiān)趙高,帶領(lǐng)一對人馬,將邯鄲城內(nèi)的商賈全部殺光。之所以說是匪夷所思,是因為邯鄲是秦始皇的老家,他怎么能對自個的老鄉(xiāng)如此痛下殺手呢?
有人就猜測了,說因為秦始皇少年在邯鄲時,受人欺負,所以占領(lǐng)邯鄲后,要去報復這些老鄉(xiāng)!其實,這種猜測是站不住腳的,因為秦始皇小時候哪里受過欺負?要說欺負,也是他去欺負別人。如果你了解了秦始皇的外公和母親后,就知道了。
秦始皇小時候在邯鄲,那過得日子是相當幸福。他的外公是趙國的大商賈,家里的生意遍布各國,按照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家里經(jīng)營著一家跨國公司。所以人家是豪門中的豪門,而秦始皇的母親趙姬,是白富美中的白富美。可以說,秦始皇小時候在當時那個國際大都市邯鄲里,過得是一種賈寶玉式的生活,過得是相當好。所以后來,秦始皇到了秦國后,根本不叫嬴政,而是自稱趙政。只是后來當了太子,在宗親面前,不得不改為嬴政。
那為何秦始皇要在攻克邯鄲后,將邯鄲的商賈全部殺光呢?其實,這跟秦始皇沒關(guān)系,是趙高自個偷偷干的。因為趙高這個人,從小家里就特別苦,窮得連飯也吃不上,被人看不起,被家里人賣到趙府,給小秦始皇做奴仆,所以趙高這個人從小對邯鄲的富人心里有一種仇恨,憑什么你們那么富,就我家這么窮?所以趙高隨秦始皇到了邯鄲后,就開始對邯鄲的商賈進行報復。只是后人把這種責任安在了秦始皇頭上。
秦始皇這位皇帝,有功也有過,有功是秦始皇非常勤奮,愛批改奏折,是一位勵精圖治的明君。有過是指,秦始皇對征服的那六國子民,并沒有當成自己的同胞,所以老愛把人家六國子民叫過去,讓人家給他干活,又是給他蓋房子,又是給他壘墻,這活兒特別累,工錢可能還沒有,最終導致民眾哀聲哉道,活得極為不幸福!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