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zhǔn)備了為何李旦比李顯更適合稱為“六味帝皇丸”,因他一生詮釋了一字,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我們都知道,唐朝皇帝唐睿宗李旦有個特別的稱呼,叫做“六味帝皇丸”,他爹唐高宗是皇帝,他媽武則天是皇帝,他哥哥李顯是皇帝,他侄兒李重茂是皇帝,他兒子李隆基是皇帝。
和他有相似命運的是他的哥哥李顯,也是爹是皇帝,媽是皇帝,弟弟是皇帝,侄兒是皇帝,兒子是皇帝。
不過,李旦和李顯有個很大區(qū)別,就是李顯最后是被毒死的,李旦卻得善終。而且皇位最后是在李旦一脈上延續(xù),不是在李顯一脈上延續(xù)。所以,真正稱得上有“大藥效”的“六味帝皇丸”,只能是李旦,不是李顯。
那么,李旦為什么能實現(xiàn)成功呢?因為他一生都在詮釋一個字,是什么字呢?
李旦本來只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第四子,按理說,皇位應(yīng)該和他沒有關(guān)系的,可是,在他媽垂簾聽政掌天下的時候,大哥李弘、二哥李賢都莫名其妙死了。三哥李顯被立為太子,又當(dāng)皇帝。但是,李顯太想有作為了,想仰仗老丈人和武則天斗。他哪是武則天的對手,所以三下五除二,武則天把他老丈人給一網(wǎng)打盡,把李顯廢為廬陵王,這樣李旦就不得不升格為皇帝。
李旦當(dāng)了皇帝以后,他韜光養(yǎng)晦啥都不做,一切事情交給她娘去處理,并且積極為他娘當(dāng)皇帝造勢。六年以后,看到他娘做的一切都成熟了,他便主動把皇位讓給母親,而且高興地接受他娘賜為武姓,改名“武輪”,并被封為“皇嗣”(相當(dāng)于太子一職。皇帝當(dāng)了,反過去當(dāng)太子,這也真是奇葩啊)。
李旦在“皇嗣”這個位置上呆了八年。這八年間,李唐子嗣被武則天大肆清理,“皇嗣”李旦也成為了武周時期許多舊唐臣的旗幟。但是,李旦并沒有承頭,雖然多次被母親懷疑,最終仍然化險為夷,躲過劫難。
后來,年邁的武則天在眾大臣勸說下,最終決定把政權(quán)還給李唐子嗣。本來可以交給李旦的,因為他是皇嗣嘛,但是李旦在這時候,多次稱病不朝,最后,武則天把李顯找回來,立為太子。這樣,李旦又把太子(皇嗣)之位讓給了哥哥。李旦只當(dāng)相王。
后來,張柬之等大臣逼宮,迫使武則天傳位給太子李顯。這時候,李顯要封李旦為“皇太弟”,也就是將來接替皇位的人,不過,李旦再一次推辭。
李顯在位上沒過幾年,就被深受武則天影響的韋皇后毒死,韋皇后想效仿武則天當(dāng)女皇帝,立李顯年幼的兒子李重茂為傀儡皇帝。
接著,李旦兒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聯(lián)手,發(fā)動了“唐隆政變”,直接斬殺韋皇后,又廢掉李重茂,擁立李旦復(fù)位。
但這時候,李旦再一次決定讓皇位。為什么呢?因為在“唐隆政變”中親密的無間的太平公主與兒子李隆基,又杠上了。后來,李隆基又搞掉了也想當(dāng)女皇帝的太平公主。
這時候,李旦再次決定讓位,他借著“天降彗星”一事,宣布退位成為太上皇。李隆基也毫不客氣,成為皇帝。
通觀李旦一生,他一直在詮釋一個字:讓。先是讓皇位給娘武則天,再讓太子給哥哥李顯,再讓出皇太弟,然后讓皇位而兒子。正是因為作為皇室成員的他,沒有那么多欲望,寬厚謙讓,最后才得以善終,并確?;饰辉谧约阂幻}延續(xù)。李旦廟號“?!弊?,他是無愧這個稱號的。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