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炮打司令部”為何沒有成功?朱云輸在了什么地方?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nèi)容。
朱云“炮打司令部”為何終成一場失敗的政治投機
西漢畫像磚《斗雞圖》,朱云所做的無非也是一場斗雞博弈。只是他輸?shù)煤軕K。
朱云是漢元帝時期的高人,“好倜儻大節(jié)”,“兼資文武,忠正有智略”,為世人所推崇。四十歲之前,他是以勇猛著稱的,好行俠仗義,“借客報仇”,殺了不少不義之人。四十歲突然“變節(jié)”改學易經(jīng)、論語,而且學得非常好。
但也許正是他的這種高名,讓他一生為之所累。年少的輕狂,四十歲的倜儻,一個典型的山東大漢的形象,似乎與滿腹經(jīng)綸沒有太大關系。但精通易經(jīng)論語的朱云,也如孟子一般有著匡扶天下的雄才大略。呈現(xiàn)在朱云眼前的大漢朝,依然是千瘡百孔了,臣僚間明爭暗斗,勾結朋黨,外戚與宦官輪流的作威作福,也使得朝野頓然失聲。千人一面,眾口一詞,明哲保身。朱云就認為屬于自己有作為的時代來臨了,他要大顯身手了。
這一天,朱云的好友華陰守丞嘉上表奏事,他指出御史是宰相的左膀右臂,僅次于宰相,因此用人一定要得當。朱云就是這樣一個合適的人選,應該給他這樣一個職位,讓他能盡其才。嘉的言外之意便是當任御史大夫不稱職不作為。元帝將這件事擺到了朝堂上,眾大臣議論紛紛,太子少傅匡衡對嘉的這一上奏極為不滿,對于這種“從守丞而圖大臣之位,欲以匹夫徒之人而超九卿之右”的行徑表示不齒和懷疑。
并對其所推薦的御史大夫不二人選的朱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八睾糜?,數(shù)犯法亡命,受易頗有師道,其行義未有以異”。這樣一個亡命之徒,雖然精通易經(jīng),但未見其行徑上有所收斂。眾人言說的“好倜儻大節(jié)”,卻在朝臣眼中是一個鄉(xiāng)野的粗俗,一個不按照規(guī)矩出牌的人,一個對己沒有約束的人。
朱云的這次鯉魚跳龍門失敗了,連同好友嘉也仕途受折。
但機遇總還是有的,宣帝是個極其崇尚儒家的君王,尤其對易經(jīng)頗多推崇。少府五鹿充宗因為精通《梁丘易》而榮貴一時。充宗能說善辯,宣帝于是組織一場易經(jīng)各個流派的大論壇,但懼于充宗的新寵地位,在加上真得能說,肚子里有貨,諸儒不托病不敢去,這時有人推薦朱云去,朱云此時大約也只是一介布衣,或者很小很小的一個芝麻官或吏。但面對充宗,他一點都補膽怯,“抗首而請,音動左右”,將充宗說得無言以對,于是諸儒中開始傳言“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朱云也因此而終于成了博士,開始踏上仕途。從杜陵令到槐里令,朱云都未曾改變其亡命倜儻的本性。更沒有改變他不安職守,期望更大職位更大作為的抱負。元帝重用石顯,石顯是個宦官,但的確是個狠角兒,睚眥必報,一時間朝野之上萬馬齊喑。
朱云與朝中不甘寂寞的陳咸達成聯(lián)盟,上奏朝廷石顯的惡端,丞相韋玄成的尸位素餐,但這兩個人政治經(jīng)驗都太過于稚嫩,要與老油條石顯斗,他們顯然還不足斤兩。陳咸被反告一個泄露機要的罪名,陳朱啷當下獄,死罪饒恕,卻淪為城旦。終元帝一朝陳朱都未曾翻身。
成帝登基,改朝換代,朱云又嗅到了某種機遇。于是,上書告當朝丞相安昌侯張禹占著茅坑不拉屎。并擺出一副舍我其誰的架勢,“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余?!背傻垡宦狚堫伌笈?,這是個神馬玩意,有什么資格在這個對當朝丞相指手畫腳,“罪死不赦”。御史將朱云拖下去,經(jīng)過大殿門檻的時候,朱云扒住門檻死不放手,并大喊“我死后能在地下與龍逢、比干等賢臣同游,死不足惜”。
門檻都被他扒壞了。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叩頭流血為朱云求情。成帝怒氣才消,但朱云依然不被重用。據(jù)說自此之后他便不再為官,也許他終于明白自己不適合官場,還是田園清風更適合與自己作伴。最終老死家鄉(xiāng)。
朱云與陳咸一樣,將自己的發(fā)跡寄希望于抨擊當政者,但這是一個極大地風險的,他們更像是政治上的投機者,雖然可能本性上朱云剛正狂狷,但一個有著犯罪前科而且是屢犯的人,能被很好的任用已經(jīng)是非常的難得了,而非要鋌而走險去謀求更大的位子,炮打司令部,死的卻是自己,幾次三番,朱云屢敗屢戰(zhàn),看上去很悲烈很剛正,但依然標明他的方法錯誤了。他的方法救不了國,更成全不了他自己的報復。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