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妃(1835年-1890年)徐佳氏,領(lǐng)催誠意女,咸豐帝嬪妃,徐佳氏乃內(nèi)務(wù)府包衣滿軍正黃旗人。徐佳氏為宮女出身,出身低微。
咸豐三年十一月初三封為玫常在。后晉升為玫貴人,咸豐五年五月二十四日降為常在,后降為徐官女子,日子不長又晉升為玫常在、玫貴人。咸豐八年二月初五生皇二子憫郡王,十二月晉玫嬪。咸豐十一年十月初九,頒發(fā)諭旨尊封玫嬪為皇考玫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同治帝奉兩宮皇太后懿旨,又尊封皇考玫妃為皇考玫貴妃。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初八逝世。
玫貴妃,徐佳氏,領(lǐng)催誠意女。由于出身低賤,咸豐三年十一月初三日得幸被封為常在。因為她頗有姿色,又善于討皇帝歡心,所以不久就晉升為玫貴人。在咸豐五年,不知玫貴人做了什么錯事,使咸豐帝極為惱怒,在四月二十四日下令把她降為常在。二十多天過去了,皇帝仍怒氣未消,余恨難解,再次下令把玫常在降為官女子,一下子又降了兩級。官女子實際上就是可以陪皇帝睡覺的宮女,地位極為低下。徐佳氏在一個月內(nèi)由主子一直降為奴隸,連降三級,但表面上又不敢表現(xiàn)出怨恨和悲傷,只能在夜間以淚洗面,似乎咸豐帝也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些過分,所以在八天以后,又恢復(fù)了她的常在地位,日子不長又晉升為貴人。這樣驟落驟起的情況,在清宮非常罕見。
玫貴人經(jīng)過這次挫折,嘗到了苦頭,也領(lǐng)略到了皇帝的天威,因此她說話行事更格外小心謹(jǐn)慎,千方百計地討好皇帝,伺候皇帝時百依百順,這樣又贏得了皇帝的一些好感,有時讓她侍寢,居然有了身孕,在咸豐八年二月初五給皇帝生下了一個皇子,咸豐帝欣喜若狂,但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识映錾鷽]多久就夭折了,使咸豐帝和徐佳氏十分傷感。咸豐帝感念徐佳氏喪子之痛,在當(dāng)年十二月,就晉封玫貴人為玫嬪。徐佳氏痛子心切,終日郁郁寡歡,再也沒有生育過。徐佳氏在咸豐朝的名位也就止步于嬪一級。咸豐帝死時,徐佳氏二十五歲。
咸豐十一年十月初九,同治帝升御太和殿,舉行了隆重的登極大典,第二天頒發(fā)諭旨尊玫玟嬪為玫妃,同年十二月二十九,玫妃所生的皇二子又被追封為憫郡王。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同治帝奉兩宮皇太后懿旨,又尊封玫妃為玫貴妃。隨著地位不斷提高,徐佳氏境遇也越來越好,她一直活到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初八才死。她的金棺暫安于田村殯宮,十九年四月十三,玫貴妃金棺隨同莊靜皇貴妃金棺奉移清東陵,四月十八卯時入葬清定陵妃園寢。
徐佳氏之子,咸豐帝皇二子憫郡王。生于咸豐八年(1858年)戊午二月初五日丑時,殤與同日卯時,未命名即病死。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