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碇扉ΨQ帝后,為何連自己親媽都不認,反而將她抹殺?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中國古代是非常重視孝道的,認為“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即使到了清朝末年,官方也是重視孝道的,比如有個地方發(fā)生一起兒子打母親的事件,結(jié)果府縣官員被解職,科舉停考,連城墻也削去一角,以示警戒。那么作為天下人的表率,皇帝自然也非常重視孝道。
但在歷史上,卻發(fā)生了一起令人覺得大逆不道的事情,事件的主人公就是明成祖朱棣!朱棣在“靖難之役”后登基稱帝,但卻連自己的親媽都不認,反而將她的事跡從歷史上徹底抹殺,讓后人覺得似乎歷史上沒有這么一個人的存在。那么明成祖朱棣為何這么大逆不道?
根據(jù)明朝官方史料的記載,朱棣的母親是朱元璋的妻子馬皇后,清朝人在編寫《明史》的過程中沿用了這種說法,明成祖“諱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但是到了明朝中葉,朱棣生母為馬皇后的這種說法遭到了質(zhì)疑,到了明朝后期,人們甚至提出強有力的證據(jù)。
明末大理寺左丞李清在閱讀官方檔案《南太常寺志》時,發(fā)現(xiàn)“懿文皇太子及秦、晉二王皆李氏所生,成祖則碽妃生”。李清在驚訝之余,想起了大學問家錢謙益,于是向他請教,結(jié)果錢謙益也不能做出解釋。這時候李清想起來,按照檔案記載,“東側(cè)列妃嬪二十余,而西側(cè)止碽妃,何不啟寢殿驗之?”
于是錢謙益、李清利用元旦祭祀明孝陵的機會,打開了孝陵的寢宮,結(jié)果里面的布局和《南太常寺志》的記載完全一樣。除了李清外,萬歷年間的史學家何喬遠也曾看到過這本《南太常寺志》,他也把朱棣生母是碽妃這件事記載了下來,“以俟后人博考”。
到了近代,人們對朱棣生母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考證,最終普遍認為其生母就是這位碽妃。但是在明朝官方史料的記載中,完全沒有這位碽妃的任何記載。清人根據(jù)明朝官方史料所編著的《明史》中記載了四位后妃,但沒有碽妃的記載,因為她的事跡被自己的兒子抹殺了。
那么回歸到最初的問題上,那么朱棣為什么要這么做呢,連自己的生母都不認。我想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朱棣在靖難時,為了道義上站得住腳,他自稱是朱元璋的嫡子,以嫡子的名義傳檄天下,奪得皇位后,如果再說自己只是庶子,怎能取信天下呢?
其二,朱棣生母死因問題。根據(jù)有的資料記載,朱棣的生母得罪了朱元璋,被賜以鐵裙之刑,死的很慘。封建社會講究的是子憑母貴,如果朱棣此時提出生母是碽妃,那么人們無疑會質(zhì)疑朱棣。朱棣認馬皇后為生母,則可以抬高自身的地位。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說碽妃是蒙古人,也就是說朱棣身上有蒙古血統(tǒng)。
總之朱棣只能將生母的秘密埋藏在心底,不過他為了報答母親的生育之恩,特意在南京建造了大報恩寺,名義上是報答朱元璋、馬皇后的恩情,實際上這座寺廟是為了紀念生母碽妃。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