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載振寓居天津生活不次于北京王府,僅象牙蓋蟈蟈葫蘆就有上千個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晚清末代慶親王載振晚年在天津寓居二十幾年。這二十幾年里他基本上足不出戶,晚睡晚起,只關(guān)心一日三餐,花鳥魚蟲,最大愛好是京戲,與尚小云、譚富英、李少春等名角兒結(jié)為好友。他唯一做的正經(jīng)事,是投資了天津最大的商場,占了三分之一股份,他給這家商場起名為“勸業(yè)場”,一直延續(xù)至今。
載振原本是個前途無量的好青年。愛新覺羅·載振(1876—1947),字育周,滿洲鑲黃旗人,是乾隆皇帝的玄孫,慶親王奕劻的長子。他的仕途以外交起步,1902年代表清朝廷赴英參加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加冕典禮,隨后到法、比、美、日等國訪問,行程八萬余華里,歷時半年,寫成了《英軺日記》一書,記錄西方所見所聞,這時候他不過二十六七歲。后來他赴日本考察第五屆勸業(yè)博覽會,回國奏請成立商部,任尚書,后任農(nóng)工商部大臣,但很快因卷入楊翠喜案,被迫辭職,結(jié)束了仕途,以后再也沒機會東山再起。可以說,他的人生命運,比大清朝結(jié)束得還要早。
辛亥革命后,奕劻攜家眷避居天津,一家人分別住在德租界和英租界。楊翠喜案發(fā)生在天津,觸景生情,所以載振并不喜歡天津,他一度躲到上海,但作為王府長子,又無法拋家舍業(yè),只好回來。奕劻看北京沒有太大動靜,便又返回北京府內(nèi)。1917年奕劻病故,經(jīng)黎元洪特準,載振襲慶親王爵,也與兩個弟弟載攘、載掄共同繼承了奕劻的巨額財富。過了幾年,溥儀被趕出皇宮后,載振覺得北京確實呆不下去了,天津有租界,相對要安全很多,于是他帶著家人來了天津。
到天津后,載振覺得自己在英租界原有的兩處房子太小,因為全府上下算上仆人有一百五十多號,又得存放從北京帶來的金銀、綢緞、瓷器、木器等大件物品,這兩處別墅根本不夠住。他發(fā)現(xiàn)小德張在英租界劍橋道(今重慶道55號)有一所中西合璧的宅院,格局足夠宏大,于是找到小德張,用在英租界都柏林道(今鄭州道)的八畝多空地、老城廂北馬路的四座門臉房來換這所宅院,另外再付給小德張27萬大洋,小德張礙于情面只好同意,張宅改成了慶王府。
這所宅院占地七畝,主樓是一幢四層大樓,包括外圍平房共有120多間,樓東側(cè)院內(nèi)是一處大花園。載振全家二十多口,分住在主樓的一層和二層。上百名男女仆從、廚師、花匠、護院武師、門房、裁縫、司機等人住在樓外群房和地窨里。從北京王府搬來的黃金白銀,綢緞貂皮、瓷器古玩、字畫家具等等,除了各屋中必要的裝飾之外, 都封存好放進了地下室。
載振在慶王府是真正的寓居,基本上什么都不干。他與家族中的親屬交往不多,常來常往的只有他的兒女親家那桐。溥儀在天津日租界張園居住,載振每年在溥儀生日那天會帶著溥鐘、溥銳到張園為溥儀祝壽。
載振的起居作息非常奇怪。他每天睡到下午兩點起床,管家在院子里喊一聲“起來啦”,男女仆人立即忙碌起來。載振洗漱后,到佛堂燒香拜佛,然后吃早點——實際上比午飯還晚。吃完早點,抽完大煙,到花園散步,玩賞花鳥魚蟲。一直到晚上9點,才開始吃一天中的第二頓飯,飯后喝牛奶、吃水果,然后再吸一次鴉片。只有外出看戲時家里才會提前吃飯,看完戲回來,到夜里一點多,吃些點心再睡覺。載振在天津二十多年,這種生活狀態(tài)基本上沒變過。
慶王府院內(nèi)魚池里養(yǎng)著金魚、天鵝、野鴨,載振特別愛玩蛐蛐、蟈蟈,買了上千個蟈蟈葫蘆,都是象牙雕的蓋子。
載振酷愛京戲,最喜歡尚小云與譚富英的戲,也喜歡文武兼?zhèn)涞睦钌俅?。尚小云是四大名旦之?譚富英是四大須生、譚鑫培的孫子;李少春也是梨園世家,23歲挑班唱戲。
尚小云、譚富英來天津,多在春和大戲院演出。尚小云每次來都要到慶王府拜見載振,請跪安。載振常送給尚小云一些玉器、牙雕、古玩,有時也給些真金白銀。李少春來津演出住惠中飯店,載振總讓家中廚師做幾樣宮廷菜肴和小食品送到飯店。他跟尚小云、譚富英等人拍了很多合影。中國大戲院落成后,載振一家長年包下頭等、二等兩個包廂,逢戲必看。受載振影響,全家人都喜歡聽戲,孩子們平時在樓下唱戲,載振就倚在二樓的欄桿上聽,偶爾還會叫好。載振家中也常辦堂會,劉寶全、金萬昌、常連安、小蘑菇、趙佩菇、小彩舞、石慧儒等曲藝名家都到慶王府演出過。
經(jīng)人介紹,載振認識了高星橋。高星橋是中德合資井陘礦務(wù)局的大買辦,他與正金銀行買辦魏信臣共同投資90萬元,從英商先農(nóng)公司手中買下了天津最繁華的地塊——位于梨棧大街的兩塊地皮,建起了兩棟大樓——準備做百貨商場和旅館。不久后魏信臣退股,高星橋又說服載振投了30萬元,這下載振成了大股東,他給商場起了個名字——勸業(yè)場,意為“勸吾胞與,業(yè)精于勤,商務(wù)發(fā)展、場益增新”。
高星橋和他的兒子高渤海用“積慶堂高”的字號,載振家用載振三個兒子“鐘銳銓”的名字,共同成立了新業(yè)公司,在勸業(yè)場六樓辦公,管理勸業(yè)場。勸業(yè)場的業(yè)務(wù)經(jīng)營由高氏父子負責,載振的兩個兒子溥鐘、溥銳,每隔一兩天到勸業(yè)場與高家父子見面,高家每月向載振報送月報。
當時的勸業(yè)場,完全是現(xiàn)在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經(jīng)營理念。因為地點好,觀念先進,所以生意火爆,商戶要在商場內(nèi)得到一個攤位,不僅要交高額租金,還要交付一筆數(shù)目可觀的進場費。商場內(nèi)除了商戶,還有自營的娛樂場所“七大天”——天華景戲院、天宮影院、天緯球社、天樂戲院、天露茶社、天會軒、天外天屋頂游藝場。
勸業(yè)場內(nèi)還有兩個鮮為人知的私人劇場——共和廳和臥月樓。共和廳是樓頂夜花園改建成的劇場,有二百多個座位,專演滬劇。臥月樓起初是載振的私人會所,后來擴大營業(yè)對外開放,演出昆曲。
載振60大壽時,在勸業(yè)場六樓天外天辦壽宴,演了幾場大戲——朱小義、張德發(fā)的《四平山》,譚富英、尚小云的《四郎探母》,楊小樓、尚小云《長坂坡》,扎金奎的《風云會》。晚餐在共和廳內(nèi),來祝壽的親朋賓客有二百多人。尚小云送給載振一座精雕細刻的木雕戲臺,高50公分,寬90公分,據(jù)說出自名琴師徐蘭沅和楊寶忠之手,后來這座戲臺模型被天津博物館收藏。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