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斷壯大的太平軍 清政府和咸豐為什么拒絕西方軍隊的援助?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朝統(tǒng)治下的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在隨后的幾年時間里,西方列強依舊對中國虎視眈眈,洪秀全、楊秀清、馮云山等人已經(jīng)在廣西境內(nèi)蠢蠢欲動。1850年2月,道光皇帝在北京去世,咸豐皇帝繼位,當咸豐皇帝的屁股在龍椅上還沒有坐穩(wěn)的時候,太平天國起義爆發(fā),并迅速席卷中國南方的數(shù)個省份,作為一個剛上位的新皇帝,咸豐可以說是疲于應付,艱難支撐,不然怎么會不斷的更換前線將領。
縱觀咸豐皇帝在位的十一年中,他面臨著兩大勁敵——一個是太平天國,一個是外國侵略者。太平天國和清政府之間不斷的進行著戰(zhàn)斗,不斷的消耗著清王朝的人力物力,嚴重威脅咸豐作為一國之君的絕對統(tǒng)治地位,即便如此,咸豐皇帝從來都沒有動過心思借住外國侵略者的勢力來打壓太平軍。相反,在咸豐皇帝去世后兩三個月后,慈禧太后和恭親王發(fā)動北京政變,并且迅速的和外國人合作,在上海一戰(zhàn)中戰(zhàn)勝太平軍。
那么,是怎樣的原因?qū)е孪特S皇帝不愿意和外國人合作打擊太平軍呢?要知道,利用外國人對抗太平軍,對咸豐皇帝其實是可能存在一種這樣的結(jié)果——消耗雙方的實力,自己笑道最后。那么小佛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咸豐做出這樣選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首先,咸豐皇帝十歲的時候,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他十分清楚的知道外國列強對中國的垂涎,一直對在中國的外國人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他害怕外國人利用中國內(nèi)部矛盾提出過分的要求,例如簽訂新的不平等條約,或者修改已有的不平等條約,獲取更多的在華利益。在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后,西方國家曾派出一些人去試探太平天國對代西方國家的態(tài)度,這樣的消息對于咸豐來說更加的可怕,他害怕西方國家和太平天國合作,對外國人的防備就更深。
美國的做法更加坐實了咸豐皇帝的擔心。1854年,清朝官員會見美國公使時,美國公使說:“本公使親自來滬, 欲往鎮(zhèn)江等處察看賊匪情形, 如果有可為之處,可以商量?!彼^的可為之處就是修約,這樣的消息傳達咸豐的耳中,防備之心更甚。后來,在上海的外國侵略者幫助鎮(zhèn)壓小刀會起義,有清朝官員打算接受外國人的要求,惹得咸豐皇帝大怒,直接把該官員進行革職。
其次,在咸豐的骨子里,依舊認同他先人乾隆皇帝的說法:天朝上國……無所不有,西方國家就是屬于“蠻夷”,天朝上國和蠻夷合作解決內(nèi)部問題,實在是有損顏面,如何有臉面對已經(jīng)去世的曾祖父乾隆?作為天朝大國主宰的皇帝,,他自然不會甘心進行中外勾結(jié)。并且在咸豐十來年的執(zhí)政生涯中,他就是在憑借和依靠中國是一個大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可以和太平天國長期周旋下去。
再者,明朝的教訓就擺在前面,如果不是吳三桂想要借住滿清的勢力去打壓李自成的起義軍,明王朝的天下怎么會輕易落入清王朝手中。教訓在前,豈可再犯?
或許正是基于以上三種原因,咸豐皇帝堅決不和外國人合作。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