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刑前,汪直感嘆:死吾一人,恐苦兩浙百姓。
《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登陸中國,圈粉無數(shù),賺得盆滿缽滿,票房已經(jīng)突破10億元。杰克船長浪漫刺激的探險故事,讓無數(shù)人神往。
其實,中國曾有一位海上巨寇要比電影里的杰克船長猛得多。
《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海報
他在鼎盛時期掌控整個東亞、東南亞的海上貿(mào)易,在日本占住地盤興風作浪,鬧得北京城里的嘉靖皇帝想起來就頭疼,日本列島的諸侯們看了就犯怵。
他就是汪直!
汪直的海盜夢汪直的海盜生涯多半是被生活逼出來的。汪直出生于1501年,比加勒比海盜時代背景早200年的樣子。在走向征服海洋這個職業(yè)之前,汪直是個混混,手下有幾個兄弟,干著販賣私鹽的勾當,如果有別的掙錢生意,他也會立刻轉(zhuǎn)行??赏糁庇悬c兒背,跳來跳去還是窮光蛋。直到汪直遇到了干起了一個危險的生意,走私。
嘉靖朝秉持明太祖遺訓海禁政策分外嚴格,片板不得下海,但是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海外需求旺盛,西方殖民者和東洋人都沒閑著,都想來中國發(fā)財,于是汪直立刻挽起了東南海盜集團許棟團伙柔軟的雙臂,開始干起走私生意。
清夫人是《加勒比海盜3》中的人物
汪直的業(yè)務是把生硝、硫磺和絲棉之類的土產(chǎn)運往日本、泰國等地。1543年,汪直第一次抵達日本種子島。日本史料記載,日本人看到這艘不知從何而來的大船,非常納悶。船上的人里,有一個叫五峰的大明儒生,通過筆談的方式告訴日本人,他是從西南來的外國商人,從此汪直開始經(jīng)手與日本的貿(mào)易,日本正在爆發(fā)諸侯混戰(zhàn)對各類軍火需求旺盛,汪直迎來了事業(yè)旺季。
好景不長,汪直的老大許棟流年不利,遇上了一個猛人,朝廷派來了一個叫做朱紈的官員做浙江巡撫兼提督浙閩兩省海防軍務。這位朱巡撫上任第二年就把許棟團伙端了,并且直接用石頭將港口堵塞,把島上的住房和媽祖廟等建筑付之一炬。混戰(zhàn)中,海商首領許棟落荒而逃,后來被明軍抓獲,被朱大人一刀宰了。俗話說蛇不可無頭,剩下的海盜團伙們決定尋找新的老大,汪直平日里果敢練達,海盜們就一致推舉汪直成為新的老大。
《加勒比海盜》中的周潤發(fā)
汪直為禍東南
汪直成為老大之后,對手下的海盜進行軍事化管理,對日常作息和出行打仗全部頒布了嚴格的紀律,一改昔日海盜們的閑散作風和土匪習氣,并且豎起了大旗號稱為五峰船主。剛好這時,由于猛人朱紈執(zhí)行海禁政策執(zhí)行得太狠,老虎也要打,蒼蠅也要拍,不止打海盜,海商一樣不得好死。
所以很快朱巡撫被一大群有相關利益的官員參倒,而在浙江福建海面就靠著這些走私商和海商手里討生活的普通人民而言,朱大人實在恐怖,于是朱巡撫在更多人的排擠之下干脆自殺。自殺的時候還哀嘆:“縱天子不死我,大臣且死我,即大臣不死我,閩浙人必死我?!?/p>
《加勒比海盜3》中的海盜大會
少了這個鐵腕巡撫,但是不畏強暴的人總歸有人在。汪直仍然帶著自己的武裝團伙,縱橫海面,在流年不利時還上岸搶劫,違反海禁政策走私不說,還敢拿家伙打打殺殺。汪直的海盜集團除了沿海貧苦居民之外還大量日本的破落武士,他們在歷史上還有另一個名字——倭寇。
倭寇肆虐中國沿海圖
汪直成了大明朝的眼中釘肉中刺,但是這個刺實在難拔。汪直手下的海盜戰(zhàn)斗力很強悍,經(jīng)常打得官軍抱頭鼠竄。
不過有能打的,這人叫俞大猷。嘉靖三十二年,俞大猷率精銳艦隊奇襲汪直老窩烈港,一場硬仗打下來,汪直集團雞飛狗跳。汪直一看勢頭不對,立刻逃跑。
立足日本 肆虐東亞
眼看著中國沿海是待不下去了,他想到了日本,于是汪直在日本松浦津上岸,很快在日本的五島建立了基地。在日本扎根之后,汪直開始擴大自己的勢力,不光來回在大明日本和西方人之間倒騰走私生意,還把生意做到了東南亞。
同時,汪直在日本廣泛招募武士充當自己的打手,當時的日本正處戰(zhàn)國亂世,各個諸侯大名之間打成一鍋粥,很多失意的武士便都跟著汪直討生活,而汪直本人出手闊綽,能體恤下情也深得來投奔的日本武士的擁戴。
一手攥著錢袋子之外,汪直還沒忘了槍桿子,三年后,汪直打垮了另一海盜頭子陳思盼,直接成為了東亞、東南亞地區(qū)最大的海上霸主。汪直制造的大船甚至比明朝官方艦隊噸位還大,一艘船上可以容納2000多人。汪直自稱為“靖海王”,后又稱“徽王”,并且把自己控制的這片日本土地稱為宋國。
在日本土地上稱王稱霸,日本的諸侯們卻沒任何一個人吭聲,汪直此時的實力已經(jīng)令人咋舌,他在極盛時期可以號令十萬之眾,隨從就有兩千多人,汪直出行的派頭都看得日本諸侯心癢癢,緋袍玉帶,金頂五檐黃傘……侍衛(wèi)五十人,皆金甲銀盔,出鞘明刀。
佇立在日本的汪直塑像
另外汪直給日本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汪直定居日本平戶期間,經(jīng)過他的經(jīng)營和影響下,平戶當時從一個海濱小城發(fā)展成為日本的海上貿(mào)易重鎮(zhèn),這位大金主深受各位諸侯大名的歡迎。
其“東方商人”的精神風貌被日本商界視為典范,被尊為“大明國的儒商”。因此平戶人每年都隆重紀念汪直,而汪直給日本人帶來的另一個影響是,汪直從西洋商人手里把火槍傳入了日本,日本的諸侯大名們看到這種新式武器爭相購進,此后日本諸侯們能夠建立起鐵炮部隊,能夠過渡到熱兵器時代實是汪直之功。
大海盜的末日
汪直有了那么強的實力,自然是讓海盜們俯首稱臣,連鄰近的日本諸侯們也經(jīng)常逢年過節(jié)來送禮,沒事上門獻殷勤,盼著汪直帶人去到中國沿海發(fā)財。汪直再出手時的場面就實在嚇人了,麾下部隊過萬,每次出動都會給東南沿海帶來巨大騷亂。東南沿海的人民深受荼毒,不過他的末日也不遠了。
倭寇為亂 肆虐東南 涂炭生民
朝廷派來了新的浙直總督胡宗憲,胡宗憲上臺之后就下大力氣整治東南倭亂,更細節(jié)的說是整治汪直,精兵強將全都上,戚繼光俞大猷是追著汪直打。雖然戰(zhàn)果很大,但是胡宗憲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東南倭亂的背后是海禁政策的不合時宜,光靠打恐怕指標不治本,況且汪直勢力龐大又躲在日本。
胡總督有了新想法,他決心招安汪直,胡宗憲把汪直的妻兒老小都放出來優(yōu)待,還派人去跟汪直通信。許諾汪直會不計他的罪行,并且準許海外貿(mào)易,只要汪直投降為朝廷效力,自己愿意作保。
在胡宗憲的保證下,汪直動搖了,汪直并非是罪大惡極之人,他的心中更多是對朝廷海禁政策的不公和反抗,并且他清楚地看到,自己手下的很多日本浪人在戰(zhàn)爭中開始處于下風,甚至有時候出門帶出去一個島上的全部倭人,回來一個不剩,全被明軍宰了,以后這日子怕是越來越難混,自己身為大明之人卻只能蜷縮異國。
戚繼光平倭
在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汪直上岸了,胡宗憲在這之前已經(jīng)做出了保證,決不會發(fā)生任何事。于是汪直帶著一千多人來投降了。汪直投降這件事兒在整個大明帝國引起了震動。
對于北京的明帝國中樞來說,這是大海盜頭子,是東南沿海倭亂的根源。而且大海盜頭子投降還是帶條件的,要求朝廷開放海禁。
是同意他的要求開放海禁,還是宰了他?這引起了爭論。
爭論的結(jié)果是宰了汪直。于是,浙江巡按王本固誘捕汪直下獄。
戚繼光平定倭寇
在獄中,汪直上了一道《自明疏》給嘉靖皇帝。他認為,自己覓利商海,結(jié)成團伙實在是被逼無奈,是朝廷海禁政策斷了浙江福建沿海人民的生路,自己是萬般無奈才下海為寇并且汪直進一步向嘉靖皇帝懇求開放互市,這樣襲擾天下的東南倭亂就能迎刃而解。
然而嘉靖帝并不這么認為,嘉靖皇帝下旨說:(汪直)背華勾夷,罪逆深重,命就彼梟示?!奔尉溉四?1559年)十二月,汪直在杭州被斬首,這位攪動整個亞洲海面的海上霸主就這樣結(jié)束了自己的一生。
臨刑前,汪直感嘆:死吾一人,恐苦兩浙百姓。
倭寇中不只有日本武士
一語成讖。汪直死后,他手下的海匪和倭寇,失之約束,東南的倭患更加嚴重。但同時,群龍無首的倭寇和海匪,猶如一盤散沙,被明軍各個擊破。東南沿海的倭患,終于被掃除了。
明朝嚴厲的海禁政策,不僅阻礙了中西經(jīng)濟文化交流、使中國脫離世界發(fā)展大勢,還迫使民間私人海外貿(mào)易,轉(zhuǎn)入走私和武裝走私,造就了汪直個人與大明王朝的雙重“悲劇”。
正因如此,汪直死后,大明王朝開放了海禁,史稱為隆慶開關。此后的幾十年里,世界上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白銀流入中國。
等到明亡清興后,鎖國政策卷土重來。這次給中國的打擊卻是深遠的:國都淪陷,國土被瓜分,幾近亡國滅種。
疏勝于堵,這恐怕是歷史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之一了。
如果能夠自由貿(mào)易,汪直也許會說:我想做一個好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