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這個歇后語在中國的使用率頗為廣泛。它出自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趙子龍長坂坡救主”一段,寫的是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曹操在消滅北方群雄之后,揮師南下荊州。此時割據(jù)荊州的劉表病逝,其子劉琮不戰(zhàn)而降,屯兵樊城的劉備感到形勢孤危,被迫帶領人馬和不愿投降的荊州官兵及百姓向荊州重鎮(zhèn)江陵轉(zhuǎn)移。
網(wǎng)絡配圖
曹操知道了這個消息后,恐怕劉備得江陵而成為后患,于是令精騎五千以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的速度急追,到了當陽長坂坡,兩軍遭遇,劉備倉猝應戰(zhàn)。由于迎戰(zhàn)被動,敵我實力懸殊,劉備很快兵敗,丟下妻子和兒子倉皇出逃。
趙子龍在曹營中殺了七進七出,險些將性命丟在曹營,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后方將幼主阿斗救出,劉備從趙云手中接過阿斗,不僅沒有表現(xiàn)出應有的高興,反而將自己的親生兒子擲之于地,說:為你這乳子,幾乎損我一員大將。趙云見此情景,立時被感動得涕淚漣漣了,連忙抱起被劉備拋擲于地的阿斗,一邊跪到地下道:趙云就是肝腦涂地也不能報主公的知遇之恩啊!
網(wǎng)絡配圖
就像歇后語中所說的那樣,后人評論說劉備摔阿斗是假摔,為攏絡人心而已。也就是說,人們認為劉備這摔孩子的舉動,并不是出于真心,只不過是在收買趙云及所有將士們的人心,以使他們更加為自己賣命而已。對于這件事,歷來人們的看法不一,那么,劉備摔孩子真的是收買人心嗎?
有一種觀點是否定的。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趙云投奔劉備的時候,正是劉備事業(yè)最低谷時,即便是這種情況下,趙云依然來了,從此追隨在劉備左右,而且一隨就是十多年。在眾人懷疑趙云投降曹操的時候,劉備說:“子龍從我于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搖也”,又“子龍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龍必不棄我”。在這里就可以看出,劉備和趙子龍的關系絕非一般。劉備早在張飛因醉酒被呂布襲破徐州時,就曾對悔恨交加鬧著要自殺的張飛說: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在劉備看來妻子就像一件可隨時脫下穿上的衣服,沒什么大不了。既然妻子沒什么大不了,那么孩子也就沒什么大不了的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個以復興漢室為己任的劉皇叔,若找趙云這樣于千軍萬馬之中取敵人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大將,恐怕不是容易的事。
網(wǎng)絡配圖
而大多數(shù)人認為,摔阿斗其實是劉備內(nèi)部御人術的一次表演,其精彩之處是:既收買了趙云誓死隨主之心,又教育和感化了當時在場的所有文武隨從,起到一箭雙雕的作用。劉備從一“織席販履之徒”成為一代風流人物,其內(nèi)部公關御人術的確有拍案叫絕之處。因此后人詩曰:“曹操軍中飛虎出,趙云懷內(nèi)小龍眠。無由撫慰忠臣心,故把親兒擲馬前?!?/p>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