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俞大猷,一個身懷高超武功的兵法大家,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作為一個軍人,身體素質(zhì)一般都很強悍,有一些最基本的功夫也不是什么怪事,比如什么擒拿手啥的。但要是有某個軍人身懷高超武功,那就不一般了,俞大猷就是這樣的人。
俞大猷是福建人,家里條件一般,這還是主要因為他父親是世襲的百戶,所以才會一般的。雖然比芝麻官還芝麻官,但足以讓小小的俞大猷衣食無憂了。后來他父親去世,才十多歲的俞大猷就繼承了百戶這一爵位,開始吃皇糧了。他自己也爭氣,從小就拜名師習武,練就一身好武藝,這為他在參加武舉會試的時候一舉奪魁奠定了基礎。
用武俠小說里的話講,俞大猷"天生就是習武的好材料",悟性高,學的快,而且還能舉一反三。仗著這些優(yōu)秀的先天性條件,再加上有名師教授,年紀輕輕的俞大猷就成為了少有的"武林一流高手"。 在嘉靖十四年的時候,俞大猷以世襲百戶的身份參加了武舉科考,一路上是過關斬將,最后在會試中得了頭名,而后由百戶升為了千戶。成為千戶的俞大猷家里條件就比以前好多了,于是開始了"仗劍行走天涯"的旅程。
說是旅程是一種好聽的說法,事實是成為了武林高手的俞大猷耐不住高手的寂寞,于是便一一拜訪一些門派,和他們切磋切磋武藝。最后俞大猷來到了"天下武功"的源頭——少林寺??裢鴩虖埖挠岽箝嚅_口便是要挑戰(zhàn)少林寺的所有高手。
少林寺的高手不愧是得道高僧,先是分別演示了"少林七十二絕技",然后向狂妄的俞大猷指教。這本來是謙虛的話,可俞大猷一點也不謙虛,而是直接說:"你們練的都是什么玩意,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都被你們敗光了!"聽到這話的少林高手們鼻子都氣歪了,于是分別挑戰(zhàn)了俞大猷,結局都是一一敗北,即使聯(lián)起手來,也都被俞大猷擊敗,事后還讓人家再多練幾年。此時的俞大猷在影視劇里就是一反派的德性,但俞大猷確實是有狂妄的資本,與少林高手的這次大戰(zhàn),徹底奠定了他武林地位,即武功天下第一。
當然,武藝高超的俞大猷頂多算是一名合格的軍人,而他的另一項本事則讓他成為了不可多得名將,那就是兵法。 俞大猷不但功夫了得,書讀得也不錯。在他所讀的書中,他最感興趣的當屬《易經(jīng)》?!兑捉?jīng)》不同于其他,是一部包羅萬象大著作。俞大猷不知道讀了多少遍,所知道只是俞大猷在《易經(jīng)》中讀出了兵法上大奧妙,得到了"軍雖百萬,可使之為一人也"的結論,從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指揮藝術,成為了少有的兵法大家。
武藝的高超,讓江湖武林人士對俞大猷五體投地,而高超的兵法指揮藝術則讓俞大猷成為了倭寇的噩夢,這才是俞大猷歷史價值的真正提現(xiàn)。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