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名將隕落:周亞夫的悲劇人生。
周亞夫雖然有功勞,但是他得罪了景帝。一次,景帝專門宣召周亞夫,想考驗他看他是不是個知足的人。于是一日,景帝賜國食 于周亞夫。周亞夫雖然已不做官,但仍在此居住,見召即到。周亞夫趨人宮中,見景帝一個人獨坐在那里,行了拜謁之禮,景帝和他隨便說了幾句話,就命擺宴。景帝讓周亞夫一起就餐,周亞夫不便推辭,但見席間沒有其他大臣,只有一君一臣,周亞夫這時感到有些驚慌,等他到了席前,發(fā)現自己面前只有一只酒杯,并無筷子,菜肴又只是一整塊大肉,無法進食。周亞夫認為這是景帝在戲弄他,忍不住就想發(fā)火。這時看見了主席官,對他說:“請拿雙筷子來!”主席官早受了景帝的囑咐,裝聾作啞,站著不動。周亞夫想再說,景帝忽然插話道:“難道說你還不滿意嗎?”周亞夫一 -聽,又愧又恨,被迫站起來下跪,脫下帽子謝罪。景帝才說了一-個“起”字,周亞夫沒有說話就起身而去。
過了幾天,突然有使者到來,叫他人廷對簿。對簿就是當面質問,澄清事實,核實錯誤罪行。周亞夫一-聽 ,知道大禍來臨,但還不知犯了什么罪。待周亞夫到了廷堂,問官交給他封信,周亞夫看后沒有明白什么意思。原來周亞夫年老,要準備些死后 用的物品,就讓兒子去操辦。買了五百副甲盾,是為護喪使用,還有許多朝廷使用的木料等,可能是周亞夫的兒子為了貪圖便宜,就買了下來,他讓傭工拉回家去,沒有給錢,使得傭工懷恨上書誣陷。景帝知道后很生氣,借此機會來報復,便派人訊問。周亞夫根本不知道這些事情,不知怎么回答。問官還以為他倔強不服,就報告了景帝。最帝怒罵道:“我不用他回答什么!”就把他交大理寺審訊。
周亞夫人獄,其子驚問何故,等弄清了愿委,才慌忙稟告父親。周亞夫聽了以后,什么話也沒說,只是長嘆了一口氣。大理寺審訊時,問道:“你為什么要謀反呢?”周亞夫說:“我的兒子所買的東西全都是我日后喪葬所用,怎能談得上謀反呢?”大理寺無話可說,但知道皇,上想置他于死地,必須找個借口,于是發(fā)出了意想不到的判詞:“你就是不想在地上謀反,也想死了以后在地下謀反!”周亞夫一聽,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如果想加害于我,什么理由的話都能說出來。再也無話可說。被關人獄中后,他五日不食,絕食而死。
其實,周亞夫不明白的地方在于,國與君是不同的,國為公,君為私,忠君未必是愛國,愛國就更未必是忠君。在封建社會里,雖然理論上把君、國看作一體,把國看作君的一家之產業(yè),而實際上并非如此,假如你為的是給國家謀福利而得罪了國君,你肯定會大難臨頭的。高調固然唱得好聽,其實也只是為了使自己的私欲合理化而已。如果真是君、國等同,那中國歷史上就沒有改朝換代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