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人,曾經(jīng)兩度為相,先后五次進入朝廷中樞機構(gòu),旋升旋貶,五次被趕下政治舞臺,一生中比燕子三抄水還多了幾水的傳奇人物,此人就是宋太宗、真宗兩朝一代名臣寇準??軠试跉v代的正史上都被人褒之以忠臣面目,一生百折不撓,即使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也始終抱著一種向前進,向前進,積極進取的樂觀心態(tài),其成于不俗的遠見卓識和非凡的才能,但毀于一生桀驁不馴的性格??軠试谥袊鴼v史上最大的貢獻是澶淵之盟,這是一個后世人應(yīng)該重新品評的盟約,此條約的締結(jié)奠定了大宋近百年的和平和安寧,而且開啟了真宗朝短暫的繁華景象。
網(wǎng)絡(luò)配圖
但是寇準也有一個被后人所詬病的缺陷,他是中國官場幾千年以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異類,他的個性,他的特立獨行,以及他的缺乏城府,甚至包括他的少年得志,以及不諳官場潛規(guī)則的率性而為,都象是一種宿命。他一生為官,政治上卻顯得極不成熟,注定了他一生多舛的命運,寇準之所以引起我的興趣,還在于他每次處于政治生命的低谷時,卻又總能撥云見日,但是每一次重見天日后沒多久卻又重蹈覆轍,寇準何以每次總要跳進同一條河里呢?寇準的宦海沉浮對于今天官場上的人們其實有著更多的啟迪作用。
且讓我們翻開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追循寇準那反反復(fù)復(fù)的一生來試圖尋找某種軌跡和潛在的答案吧??軠试谠娭性啤笆胖懈叩?,弱冠司國章”,有宋一代,十九歲高中進士,可謂鳳毛麟角,寇準少年得志,被授為巴東知縣,后轉(zhuǎn)任成安知縣,在基層鍛練的這數(shù)年中,寇準頗有政績,也說明這個少年人的確是有能耐的,簡言之,以官府的誠信取信于民,因而吏治清明,所以很快就被朝廷提拔,呈現(xiàn)在寇準面前的是一條金光大道,而在擔(dān)任三司度支推官時,在君臣際會之中,寇準奏答合體,很快就被太宗所賞識。
寇準為人耿直,因少年得志又鋒芒畢露,他的犯顏直諫在史書上是非常有名的,宋史《寇準傳》里記載,“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準輒引帝衣,令帝復(fù)坐,事決乃退?!痹趶姍?quán)政治下,寇準才不管你皇帝的權(quán)威呢?他該干啥照干不誤,即使是皇帝他也敢揪扯衣服,事決才放手,這一方面說明了寇準的倔強,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寇準的恃寵恣肆,因為這絕非一般人所能干出的,寇準的出人意料和所作所為緣于皇帝的寵信,但是這樣的剛愎自用和固執(zhí)卻在與同僚的關(guān)系處理上就顯得過于稚嫩了。
那么寇準一生中在中樞權(quán)力機構(gòu)上的五起五落究竟緣于何種原因呢?第一次是他在任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任上,由于寇準率性而為,難免與同事出現(xiàn)隙縫,而寇準這個人是不太注重與同事的友好相處的,所以自然就中了暗箭,史載,寇準與其上司知樞密院事張遜不合,數(shù)次與之爭論,而且一點都不給上司面子,有一天,寇準回家途中,被一群瘋子高呼萬歲,很可能這是對手的陷害,張遜抓住這件事上奏,因太宗皇位來歷不明,非常忌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而寇準和張遜又在朝堂上互揭私底,皇帝一怒之下,兩個人都被罷官。
[$HR getPages$]
第二次是在寇準擔(dān)任參知政事任上,這個官相當(dāng)于副宰相,權(quán)力很大,寇準性剛,眾人皆知,所以上至宰相下至朝臣都讓著他,然而寇準不知收斂,反而在人事任命方面非常專權(quán),按說寇準對官員的提拔,遵照的是唯才是舉原則,然而封建朝代官員提升是有潛規(guī)則的,依照慣例得按資排輩,寇準此為傷害了一大批排著隊等著提拔的老資格官員,而這些人都有著錯綜復(fù)雜的政治聯(lián)姻關(guān)系,結(jié)果在執(zhí)政集團的聯(lián)合下,寇準被斥為“除拜專恣,實準所為也?!钡强軠收J準的理兒,九頭牛都拉不住,其在朝堂之上不依不饒,據(jù)理力爭,這下,連皇帝都沒有回旋的余地了,太宗惱怒寇準的不知乖巧,一怒之下再次貶官。
第三次是在寇準擔(dān)任最高權(quán)力機構(gòu)的宰相任上,經(jīng)過澶淵之盟,寇準名聲大震,其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頂峰,功高震主的寇準并未意識到危機的來臨,反而大權(quán)獨攬,在人事任免上,仍然不吸取前次教訓(xùn),“喜用寒俊”,而且排斥南方人,大概是人生得意須盡歡的人生箴言,寇準常常邀請高級官員到他的府邸通宵達旦暢飲,授人以把柄??軠实恼骋恢痹趯ふ铱赡艿臋C會來打擊他,最歹毒的一招是佞臣王欽若對真宗所言“孤注”說,說真宗是寇準在澶淵所用的最后一張牌,所謂御駕親征,實則寇準的無愛君之心,這次離間使真宗對寇準有了很大心理戒備,后來寇準的政敵一起發(fā)力,終于使之被罷相。
第四次是在寇準重新?lián)螛忻茉菏谷紊希@次同樣任職很短,不到一年就被罷官,罷官的原因還是寇準的性格使然,寇準雖屢升屢貶,但是個性從來沒有絲毫改變,不僅到處樹敵,而且毫不講究政治策略,就連推薦他的宰相王旦,寇準都不領(lǐng)情,而且數(shù)次三番找人家麻煩。在當(dāng)時的政壇上,寇準的能力舉世公認,但是寇準的刺頭形象不僅小人不喜歡,君子也難以接受,似乎連真宗也對寇準的性格吃不準,用他吧,到處招致非議,不用吧,人才怪可惜的,寇準心胸狹隘,又過于偏執(zhí),大概屬于那種無心傷人卻又傷人很重,讓人記恨一輩子的那種人,寇準從哪跌起,又從哪爬起,結(jié)果爬起來后又從原來的地方再次跌倒,一身不改其衷,雖是性情中人,但是絕對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
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是在寇準重新?lián)卧紫嗟穆毼簧希軠蚀舜螢橄?,是在真宗末期,中央政治已?jīng)開始出現(xiàn)混亂,帝后權(quán)力之爭近乎白熱化,但是寇準還是那樣我行我素,自以為事,寇準雖然作為政治家,但是短板很多,除了前面所述,其用人不察和知人不明是其另一大弱點,他分不清那些是他的同盟哪些是他的政敵,就算被人惡意中傷了,他也找不出真正的敵人??軠适莻€耿直之人,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而后期他最大的政敵乃是他曾經(jīng)舉薦過的丁謂,丁謂這個人善于見風(fēng)使舵和欺上瞞下,曾經(jīng)和寇準同事時,因寇準喝湯時胡須沾上了湯水,丁謂用手拂之,寇準嘲笑,“參政,國之大臣,乃為長官拂須耶?”,一句玩笑話,卻讓小人丁謂切齒痛恨,由此種下了禍根??軠蔬@一次被罷相的最重要原因是他是太子黨,與后黨集團斗爭中不能審時度勢,而被丁謂一伙徹底踩翻在地,最終被貶為雷州司戶,而這一次,這位政壇上的不倒翁,終于沒有能夠再次翻過身來,62歲時客死于天涯海角。
縱觀寇準的一生,大節(jié)始終無虧,這也是歷朝歷代都尊寇準為一代忠臣的直接原因,寇準之所以能夠每次被打翻在地,又重新回到權(quán)力中樞,與太宗和真宗對其的賞識和器重分不開,史載,真宗能夠順利的當(dāng)上皇帝,正是寇準對太宗的直言相諫,所以真宗一朝,寇準始終能夠得到重用,但是寇準的性格卻為其招來了麻煩,甚至對一向佑護他的皇帝帶來了拖累,寇準無疑是一個性情中人,他最適合的角色可能還是詩人和書生,但是歷史造化,卻讓他攀上了權(quán)力的巔峰,一個百折不撓的書生一輩子都想維持他的本色,這在封建朝代只會給他帶來慘痛的失敗,政治就是一個醬缸,你不被它改變,就只能接受命運注定的結(jié)局,而你想以自己的性情來改變它,卻是一廂情愿,門兒都沒有。
寇準的悲喜劇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其在政治上,不圓滑,不矯飾,不深沉,無機變、無權(quán)謀、無城府,在生活上,性豪奢,多自由,情奔放,是一個充分享受生活的人,這樣的人非常真實和自然,但是作為政治家卻都成為了他的短板和缺陷,封建官場不需要個性和獨特,它所扼殺的是人的天性,皎皎者易污,嶠嶠者易折,此也是官場上的三味真言。自寇準以后,象這樣的一輩子不改初衷,真君子假小人的性情中人已經(jīng)淡出了歷史舞臺,而我們看到的都是長袖善舞的政客和投機取巧的讀書人,政壇上更多的是勢利小人,而真正的書生秉政,則日益式微。真性情的政治家則近乎絕跡,即使偶露崢嶸,亦難逃悲劇命運,寇準的宦海沉浮,讓今人掩卷沉思,不勝噓唏。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xué)院校在線查
高考熱門一鍵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