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在很多電視劇中,總會看到一些場景,有一個人惹怒了皇帝,引來滿門抄斬的大禍。但是這個大臣卻突然拿出了免死金牌,最終保住了一命。而免死金牌的原型,便是中國古代的免死鐵卷。
同時,和電視劇不同的是,擁有免死鐵卷之人,并沒有那么幸運,反而有大概率家破人亡。在明朝時期,朱元璋就曾經(jīng)給34位大臣賞賜了免死鐵卷,但是他們之中有32個人最終家破人亡了。
在《明史》之中,對朱元璋賞賜免死鐵劵的故事有所記載。朱元璋在元朝末年天下之亂之時崛起,在一群有能力的人的幫助之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建立了明朝。
為了感恩這些人的幫助,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之時大賞群臣,冊封公爵六人,侯爵二十八人,全部賜給免死鐵券,一共34家。六位公爵分別是:李善長、徐達、李文忠、馮勝、鄧愈、常茂。二十八位侯爵分別是:湯和、唐勝宗、陸仲亨、周德興、華云龍、顧時、耿炳文、陳德、郭子興、王志、鄭遇春、費聚、吳良、吳楨、趙庸、廖永忠、俞通源、華高、楊璟、康鐸、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韓政、黃彬、曹良臣、梅思祖、陸聚 。
免死鐵劵的作用很好理解,顧名思義,便是免去死罪。一般而言,這個東西都是賞賜給對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是一個家族的榮譽。然而,有些時候,能夠得到這個東西,并不意味著是一件好事,因為皇帝一般都會忌憚權臣。
自古以來,君臣之間的關系十分微妙,倘若皇權過盛,國家便會成為皇帝的一言堂,倘若臣子的權力過盛,皇帝便會被架空,甚至被趕下皇帝的寶座。而一個太平的朝代,君臣之間的相處就會比較和睦。
一般而言,皇帝都是喜歡有能力的人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能人才能夠身居高位。但是倘若一個臣子的勢力開始威脅到皇帝的時候,他們的未來便堪憂了,即使是免死鐵券就不能救他們。比如在洪武十三年之時,爆發(fā)了一起著名的“胡惟庸案”。在這起案件之中,有很多人受到了牽連,其中就包括了多位擁有免死鐵券的開國功臣,比如李善長便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會說,這不就說明了一個問題,皇帝背信棄義嗎?其實倘若從免死鐵劵的角度來看的話,皇帝還真的有他的理由,因為免死鐵劵上面清楚地寫著:“除謀逆不殺,其余若犯死罪,爾免二死,子免一死?!钡牵热魪臍v史事實的角度而言,這或許便是朱元璋設下的圈套。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