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是怎么死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古人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人都避免不了一死,關(guān)鍵是怎么個死法,死后有什么價值。在三國亂世中,有的人肯為了名節(jié)慷慨赴死,也有的人為了長遠大計忍辱負重。然而在三國中,卻有一位諸侯,明明有實力稱霸一方,卻因擔心被殺,選擇窩囊赴死,實在讓人惋惜。他是誰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此人就是東漢末年的諸侯韓馥。韓馥是潁川人,早年在朝廷當官,任職御史中丞。不過韓馥是袁氏的門生,早年跟袁紹一樣,也在何進手下做官。何進死后,他受人引薦,被董卓派到冀州任冀州牧。后來袁紹因廢帝問題與董卓決裂,逃亡渤海,董卓因畏懼袁氏的勢力,就封袁紹為渤海太守,受韓馥直接領(lǐng)導!
董卓掌握了朝廷的軍政大權(quán)后,擅行廢立,引起官僚士大夫的不滿,他所任命的州牧也都開始反對他。一時間各地討伐董卓的呼聲日益高漲,而討伐董卓最具號召力的人就是袁紹。因為袁紹不僅有四世三公的頭銜,而且他和董卓的不合世人皆知。所以韓馥見人心都歸附袁紹,害怕袁紹利用眾人的擁護來對付自己,所以他就經(jīng)常派人監(jiān)視袁紹的一舉一動,甚至還限制他的行動。
隨著董卓的日益殘暴,各路諸侯都紛紛起兵,這時大家一塊推舉袁紹為起兵的盟主。韓馥迫于形勢,不敢在阻攔袁紹,就讓他起兵和諸侯一塊討伐董卓。當時的形式看似袁紹是十八路諸侯的盟主,其實背后真正的大老板是韓馥。因為韓馥掌握著袁紹軍的命脈,那就是軍糧。韓馥經(jīng)常無故克扣袁紹軍的軍糧,就是害怕袁紹坐大!
公元191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失敗后,各路諸侯開始回家發(fā)展自己的地盤。而袁紹也有獨霸北方的心思,于是他就和手下商議怎么辦。軍事逢紀說:做大事者,不占了一個州沒辦法站住腳跟,現(xiàn)在冀州兵精糧足,但韓馥平庸,不如暗中約公孫瓚南下,韓馥必然害怕,這時在找一個人忽悠一下韓馥,我們就可以趁機占領(lǐng)冀州了。袁紹覺得有道理,就約公孫瓚起兵。韓馥聽說公孫瓚起兵后,非常害怕,袁紹馬上派外甥高干和潁川人荀諶等前去忽悠韓馥。
荀諶和高干來到冀州后,對韓馥一頓洗腦,韓馥就決定讓出冀州給袁紹,并且他還得意的說:自己落了一個讓賢的好名聲。韓馥手下聽到他要讓出冀州后:馬上勸阻說:如今冀州能披甲上陣的有百萬人,糧食夠支撐十年,而袁紹一個外來人,也沒有多少軍隊,我們只要斷了他的軍糧,他的隊伍馬上就散了。但是韓馥卻說:我本來就是袁氏的門生,而且我的才能也比不上袁紹,為什么不落一個讓賢的美名呢?手下人聽后紛紛無語!
我們來看一下韓馥當時的軍事實力。當時冀州可以說是中原地區(qū)最富庶的一個州,不僅民殷人盛,兵糧優(yōu)足。而且韓馥手下也有謀士耿武,從事趙浮。領(lǐng)兵的有曲義(被袁紹挑唆的謀反了)張郃,高覽等人。而且當時寄居在冀州的奇人義士非常多,韓馥只要稍加招攬,就會有一大批人跟隨,可以說他完全有爭取天下的實力。但是卻因自己膽小怕事,把一番大好的江山拱手讓人!
韓馥以為讓出冀州后,他就可以高枕無憂的享受富裕的生活了,但是一個沒了牙的老虎怎么能不受欺負呢,于是以前在韓馥手下做事的兵將都欺負他,韓馥沒辦法,逃出冀州投奔了張邈。后來袁紹派使者去見張邈,商議機密時,使者在張邈耳邊悄聲細語,韓馥當時也在場,他以為是在算計自己。于是他就偷偷的跑到廁所自殺了。可惜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一代諸侯,就這樣窩囊的死去!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