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此人獨撐南宋半壁江山,為何皇帝要嚴厲打擊,史學家評價也不高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余玠是南宋末期非常重要的將領,正是因為他在四川實施“山城防御體系”,才一改四川被蒙古軍隨意抄掠的頹勢。后來,他留下來的防御工事釣魚城,更是直接打死了蒙古大汗蒙哥;而且直到南宋滅亡后,四川釣魚城還只能通過和平的方式才能拿下來??梢哉f,余玠在四川的經(jīng)營,創(chuàng)造了戰(zhàn)爭史上的一個奇跡。
但是,這樣一個立下大功勞的人,當時和后世卻給了他很低的評價。正當余玠的山城防御體系打造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宋理宗卻以余玠“獨掌大權(quán),卻不知事君之禮”為由,召他回朝。余玠知道后,非常生氣,史書上說他“憤懣成疾,暴卒?!币荒旰螅O(jiān)察御史吳燧又“打死蛇”,告余玠七宗大罪。于是,理宗查抄余玠家產(chǎn),削去余玠資政殿學士之職,并迫害其家屬和親信。
不只是理宗不待見他。史學家對他的評價也不高。《宋史》作者脫脫對余玠的評價是:“喜功名,好大言……余玠意氣豪雄,而志不克信?!本褪钦f余玠喜歡吹牛,但實際上意氣用事,眼高手低。
余玠受到那樣不公平的待遇,實在是南宋晚期政治生態(tài)最集中的體現(xiàn)。
余玠之所以在四川山城防御體系進行到最緊要關(guān)頭的時候,被理宗懷疑,實在是一場政治斗爭的結(jié)果。當時,朝中左丞相謝方叔、參知政事徐清叟,包括監(jiān)察御史吳燧等人,與右丞相兼樞密使的趙葵等人爭斗非常激烈。余玠作為一個封疆大吏,本來沒有參與其中。但因為余玠曾經(jīng)是趙葵在兩淮戰(zhàn)場上的副職,屬于趙葵陣營里的人。余玠的成功,就是趙葵的成功;余玠的失敗,就是趙葵的失敗。所以,打擊余玠,也就是卸掉趙葵的左膀右臂。在這種情況下,謝方叔和徐清叟等人才不遺余力,捏造事實彈劾余玠。
那么,宋理宗為什么也在余玠立下汗馬功勞的時候,選擇懷疑他呢?大約有這么一些原因:
一是因為四川在宋朝向來是敏感之地。北宋時候有王小波、李順起義。南宋宋寧宗的時候,韓侂胄北伐,四川的封疆大吏吳曦叛亂,投降金國,直接造成北伐失敗。
二是余玠給兒子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余如孫”。這里的“如孫”,有人向理宗解釋說是“如孫仲謀”的意思。既然如孫仲謀,那就意味著余玠想在四川割據(jù)稱王。
三是因為余玠在四川不但打造山城防御體系,還派俞興等將領在成都平原上屯田,從而讓四川的經(jīng)濟得到極大的復蘇。余玠的做法讓老百姓非常感激,因此有人私自為余玠塑像,修生祠敬拜。這件事后來被余玠發(fā)現(xiàn)后,及時阻止了下來。但阻止下來,依然成為余玠大罪。
四是四川軍隊由于長期缺乏管理,存在自行一套的問題。也就是說,上一任將領調(diào)離或陣亡后,軍隊里就有人自封為接班人。當時四川統(tǒng)制姚世安是謝方叔的人,他就想自封將領。余玠帶兵前往處置他,沒有成功,反而被謝方叔狀告余玠想獨霸一方。
因為以上四個原因,因此宋理宗疑神疑鬼,聽信謠言,打擊了余玠。
史學家脫脫說余玠“好大言”,這是我不能理解的。實際上,余玠并非眼高手低的人。當年,宋理宗把余玠從兩淮調(diào)到四川的時候,余玠對宋理宗說:“愿假十年,手挈四蜀之地,還之朝廷。”而事實上,在余玠經(jīng)營四川期間,他是基本上實現(xiàn)了這個目標的。
后來,他領兵北伐,出川進攻被蒙古人占領的興元(漢中),沒有拿下。讓四川沒有獲得向北進攻的箭頭。但是,如果給他時間,他是可以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
脫脫又說余玠“意氣”,意思有點說余玠意氣用事。作為佐證的例子,一是說余玠處理統(tǒng)制姚世安的問題。但是作為統(tǒng)一指揮,余玠一點兒也沒有做錯。一支軍隊沒有一個嚴格的軍紀,軍隊就無法打勝仗。二是余玠接到宋理宗調(diào)他回朝廷的時候,憤懣成疾,暴卒,好像是說余玠受不得打擊。但這也是錯誤的理解。余玠為什么會“暴卒”,這本來就是一段歷史公案,有人認為他是服毒自殺,有人認為他是被毒殺。
而且,余玠的擔心也是有道理的,宋朝手握重兵在外,被解除兵權(quán)后,沒有好下場的,太多了,岳飛就是一個例子。后來王堅在釣魚城打死蒙哥大汗后,不久受賈似道迫害,被解除兵權(quán)回臨安,也是不久就莫名其妙死掉了。
脫脫這樣寫余玠,是因為脫脫失于調(diào)查,還是他站在蒙古人的立場,這就不得而知了。
總之,余玠是南宋末年功勞巨大,卻受莫大冤枉的名將,讓后世嘆惋。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