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為何討厭皇六子李愔,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唐太宗李世民共有十四個兒子,其中的第六子為李愔,生母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楊氏。
李愔最初被封為梁王,任襄州刺史,后改封蜀王,任益州都督,封邑為八百戶,后調任岐州刺史。
李愔血液中,遺傳了外祖父隋煬帝暴虐的基因,生性殘暴,多行不法,常常無故毆打地方官員,游獵無度,屢遭太宗、高宗皇帝的責罰。
唐太宗李世民是歷史上最疼愛兒子的皇帝之一,不論兒子如何頑劣,他都能容忍,長子李承乾逼宮謀反,也僅僅受到廢為庶人的懲罰。
皇六子李愔胡作非為,父親屢屢教導,卻不思悔改。
李愔就藩之前,就表現(xiàn)出桀驁不馴的個性,所以直到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才獲得親王應該得到的食邑八百戶,比同期就藩的親王遲了整整三年,可見父親李世民是何等厭惡他。
李愔到了封國,毫無收斂之意,動不動把當?shù)乜h令狂毆一通,跑老百姓莊稼地里縱馬肆意踐踏秧苗,弄得當?shù)毓賳T叫苦不迭,百姓怨聲載道。
蜀王李愔有個下屬叫楊道整,曾好言相勸,讓李愔收斂一些。李愔非但不聽,反而把楊道整從馬上拉下來,一頓拳打腳踢,打得楊道整鼻青臉腫,滿地找牙。
唐太宗李世民得知消息,氣得破口大罵:“就算是禽獸,你只要善加馴服調教,尚可聽命于人;就算是鐵石,精心打磨雕飾,也可制作成可用的器物,而你李愔,冷如鐵石,簡直禽獸不如!”
唐太宗下詔,削去蜀王食邑的一半封地,撤掉蜀王府一半的官員,貶蜀王李愔到虢州任刺史。
唐高宗在位的時候,李愔沒有了父親的訓誡,更加肆無忌憚。
御史大夫李乾祐彈劾李愔肆意妄為,唐高宗對這個叔叔十分不滿,對皇叔李元景等人發(fā)牢騷說:“蜀王游獵無度,經(jīng)常騷擾百姓,地方官員無辜被責罰。別人奉承他,他就會很開心,別人不聽他話,他就會發(fā)怒打人,這樣的人如何能治理好一方百姓?如今又被告到司法部門,我真為他感到羞恥!”
唐高宗對勸諫蜀王的楊整道進行了獎賞,任命為匡道府折沖都尉,貶蜀王李愔為黃州刺史。
永徽四年(653年),受李恪謀反案牽連,蜀王李愔被廢為庶人。
后來,唐高宗于心不忍,又改封庶人李愔為涪陵王。乾封二年(667年),李愔再度獲罪被貶,當年死于發(fā)配之地巴州。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