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么能成為歷史上的第二長壽皇帝?武則天的養(yǎng)生之道!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并且是中國歷史上第二長壽的皇帝,她在體育養(yǎng)生、體育娛樂、體育人才、女子體育方面都有自己深刻的認知。
一、動靜兼修的體育養(yǎng)生認知
養(yǎng)生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內篇,也稱攝生、道生、養(yǎng)性、保生、壽世。從字意上講,養(yǎng)即保養(yǎng)、調養(yǎng)、補養(yǎng);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傊?,養(yǎng)生就是遵循人的生長、生命發(fā)展規(guī)律,運用科學的理論與鍛煉方法達到保養(yǎng)生命、強健體魄、愉悅精神、延年益壽之目的。武則天的養(yǎng)生觀主要受到中國清靜養(yǎng)生觀、運動養(yǎng)生觀等傳統(tǒng)攝生(養(yǎng)生)思想的影響。
二、騎馬射箭、打馬球、蕩秋千
《目氏春秋·盡數》曰:“流水不腐,戶樞不峻,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因人體內部及各種器官組織都處于恒動狀態(tài),人體健康,壽夭都有賴于這種運動狀態(tài)的保持與平衡。若能采取積極的方法和手段幫助和促進這種內在運動狀態(tài)的發(fā)展和加強,就能達到養(yǎng)生的效果。
武則天在家庭熏陶和社會影響下,從小習文練武,學會了騎馬射箭。14歲被選進宮,唐太宗封她為才人。古時的才人,要文武雙全。文能琴棋書畫、能歌善舞、吟詩作對;武能騎馬射箭、知曉拳術、護衛(wèi)皇后。武則天當上皇后后,仍經常練習騎馬射箭,有時還率領將士練兵、射獵。她在檢閱唐朝軍隊時總是騎著竣馬,英姿颯爽,精神抖擻。
武則天還喜愛馬球運動。唐代盛行馬球運動,唐太宗曾下旨成立馬球隊,在侍女和后宮濱妃中挑選身體健康,機智聰明的年輕人,由擅長馬球運動的教官專門訓練。球隊成立之初,武則天并非隊員。但因有些宮女在訓練中膽怯落馬受傷,武則天才有機會補缺進隊。但由于她身體勻稱,動作敏捷,馬術精湛,加上訓練刻苦認真,馬球技術迅速提高,并成為這支女子馬球隊當之無愧的隊長。
據《中國馬球史》書中介紹:有一次唐太宗下旨舉辦宮廷女子馬球比賽,并率領文武百官、王公貴族前往觀看。女騎手分成兩隊進行比賽。在武才人的指揮下,同隊選手相互呼應,組織進攻、擋擊和防守。身手不凡的武才人在距離球門不遠處,迎著空中來球揮杖射門,對方阻擋不及,彩球飛入球門。此時場外鼓聲齊鳴,觀眾熱烈歡呼,太宗也贊揚武才人的球技過人。
唐時期的中原地帶都盛行秋千運動,蕩秋千深受唐代婦女的喜歡。杜甫在其著名詩篇《清明》詩句中就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秋千習俗同。”這說明唐朝的秋千運動作為一種民俗體育運動廣為流行。詩人王維在其《寒食城東即事》中寫道:“蹴鞠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里。”這說明蕩秋千不僅需要技巧與體力,還要有過人的勇氣與膽識。秋千運動能夠提高人的手臂力量,鍛煉人的膽量。蕩秋千也是武則天從小喜愛的運動,她父親作都督時,家里庭院就安置了秋千,供她玩耍。入宮后她經常在庭院里練習蕩秋千,享受運動帶給她的快樂。
隨著秋千技巧的提高,她在蕩秋千時可作出各種各樣的動作,如燕式平衡、金雞獨立等。更叫一絕的是當秋千擺至水平線上時,她巧手突然松繩,翻個斤頭,身體飄在空中,像鮮艷多彩的虹,然后美妙的姿勢,輕輕落在地上,經常得到宮女們的稱贊。
三、“參禪打坐”,修身養(yǎng)性
以道家和《黃帝內經》為代表的醫(yī)家都主張“致虛極,守靜篤”,“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養(yǎng)生觀,它對整個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文化影響深遠,形成了中國古代養(yǎng)生思想的主要觀點之一。
其理論依據是:人之神氣易動難靜,動則損耗,靜則養(yǎng)益,“靜則神藏,躁則消亡”(《素問·痹論》)?!爸斒仄錃?,無使傾移,其形乃彰”(《素問·五常政大論》)。故醫(yī)家們主張養(yǎng)生應清靜內守,少私寡欲,抑目靜耳,調攝情志,淡泊處世,順應回時,練習靜動,注意飲食補養(yǎng)和生活衛(wèi)生之道。
換言之一個人內心保持安寧就能少生疾病,即使患病也易治療,康復也快,這就是神收藏于內之緣故。反之,煩躁不安、心神不寧就易患病,一旦生病也難治愈。故《素問·上古天真論》說:
“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于世,被服章,舉不欲觀于俗,外不勞形于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百數”。
這里說的就是精神內守,清靜安神的心理療法在養(yǎng)生防病中的作用。武則天曾說:“朕爰自幼齡,歸也彼岸”,“朕幼崇釋教,夙慕皈依”。武則天追隨母親信教,皈依佛門,并修煉氣功(坐神)。太宗死后,她到感業(yè)寺當了幾年尼姑,整日參禪打坐,學會了佛家氣功“結痂跌坐”之功法。
氣功,古代稱之為"行氣",是人體自身的氣化功能,是自然之氣與人體體氣自然交換,協調的生命自我調控系統(tǒng)。而氣功鍛煉則是通過外靜而內動,通過內動而疏通經脈,充實臟腑,從根本上提高人體的素質。武則天修習的“結痂跌坐”氣功就是在松靜的基礎上,通過內氣對機體進行主動的自我調節(jié)和修補,達到補養(yǎng)精氣,積蓄能量,強壯身體,從整體上提高身體素質,激發(fā)人體潛能,防病保健之目的。
武則天不管是在感業(yè)寺當尼姑,還是在當皇帝后,日理萬機,公務纏身,她總要抽出時間,暝目靜坐,修煉氣功,調息養(yǎng)性來消除一天的疲勞,保持內心的安寧與清靜,這是武則天健康長壽的重要秘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