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和張良相比誰更厲害?項羽有范增為何還會敗?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張良我們應該都很熟悉,他是劉邦能夠擊敗項羽建立西漢的功臣之一。很多人都喜歡把張良和項羽身邊的謀士范增作比較,他們兩位究竟誰的謀略更厲害呢?范增被項羽稱為“亞父”,他曾幫助項羽建立西楚政權(quán),還多次獻計讓項羽盡早消滅劉邦,但最后都因各種原因失敗了。實際上項羽是有機會戰(zhàn)勝劉邦的,如果他能早點采信范增的話。范增晚年因為遭到項羽猜忌,便選擇辭官隱退,最終是在途中染疾去世。
話說在秦二世繼位后,奸臣趙高掌握秦朝實權(quán),這趙高在任期間獨攬大權(quán),結(jié)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朝堂之上無人敢言,民間生靈涂炭,最終百姓忍受不住昏君奸臣的暴政,爆發(fā)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澤鄉(xiāng)起義;這大澤鄉(xiāng)起義雖然規(guī)模不大,但天下苦秦久矣,加上曾經(jīng)六國的貴族們也想恢復曾經(jīng)的地位和榮耀,故而很快就釀成了席卷天下的大起義。
雖然規(guī)模大,但真正成氣候的,卻是只有項羽和劉邦這兩支勢力;這項羽乃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出生名門,自幼勇猛好武,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在項梁陣亡后,率軍渡河援救趙王歇。巨鹿之戰(zhàn),擊破章邯和王離領(lǐng)導的秦軍主力,領(lǐng)軍滅亡秦國。自稱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大封滅秦功臣將領(lǐng),擁立六國貴族后代為王。
而劉邦出身農(nóng)家,豁達大度,不事生產(chǎn)。早年曾擔任沛縣泗水亭長,后因私自釋放刑徒,故而躲藏在芒碭山中。在大澤鄉(xiāng)起義之后,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攻占沛縣,自稱沛公;后投奔名將項梁,任碭郡長,受封為武安侯,統(tǒng)領(lǐng)碭郡兵馬;率軍進駐灞上,接受秦王子嬰投降,滅亡秦朝。
話說,劉邦最倚仗的謀士莫過于張良了,張良先輩在韓國首都陽翟,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后張良與劉邦相識,這張良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并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而且張良還憑借出色的智謀,協(xié)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zhàn)爭,建立大漢王朝。
這張良與韓信、蕭何并稱為“漢初三杰”,而且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在歷史上,張良與姜子牙、范蠡、鬼谷子并稱“謀圣”,可見對張良的認可度有多高。但其實,如果項羽麾下的頭號謀士沒被除掉的話,張良還真不一定能成事。
項羽麾下的頭號謀士名叫范增,而這個范增單論智謀,與張良不相上下,但相比起張良,范增更多了一分老辣,被稱之為姜子牙在世;姜子牙七十二歲出山輔佐周文王,而范增則是七十歲出山輔佐項梁,當時由于陳勝被殺,張楚大旗已倒,反秦斗爭陷于低潮,項梁、劉邦等義軍首領(lǐng)正相會于薛地,商議挽救時局的方針和策略。范增的到來適逢其時。
范增見到項梁等將領(lǐng),首先分析了陳勝所以失敗的原因。他認為,秦滅六國,楚人的仇恨最深,人們至今還懷念被秦人冤死的楚懷王,因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是有道理的。而陳勝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不能充分利用楚國反秦的力量,導致其勢不長。
接著范增論證和提出了反秦的策略,他認為項梁渡江以來,楚地將領(lǐng)紛紛前來依附,就是因為項氏世代為楚將,人們以為他能復立楚國社稷。他建議應該順從民眾愿望,扶立楚王的后裔。項梁等人毅然接受了范增的提議,找到了在民間替人放羊的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熊心,復立為楚懷王,草創(chuàng)了楚國政權(quán)。
在項梁戰(zhàn)死后,范增繼續(xù)輔佐項羽,并被項羽尊為“亞父”;在范增的輔佐下,項羽前期那是一直壓著劉邦打的,逼得劉邦躲進漢中,甚至差點在鴻門的時候差點把劉邦給殺了。其實范增分析的不錯,只要把劉邦殺了,整個天下,項羽將再無對手;可惜,項羽終究手軟,放走了劉邦。
但就這么老謀深算的頂級謀士,結(jié)果沒敗在張良手上,反而是敗在了名不見經(jīng)傳的陳平手上,也不是說陳平不厲害,也不是說陳平?jīng)]名氣,而是因為有張良和范增這兩位在整個歷史上都算是頂級的謀士存在,故而存在感稍弱了幾分;但其實,陳平對劉邦的作用還要稍勝張良。
在公元前204年初,楚軍數(shù)次切斷漢軍糧道,劉邦被困滎陽,于是向項羽請和。項羽打算同意,范增說:“此時很容易就能擊敗漢軍,如果現(xiàn)在把他們放走而去征服,以后一定會后悔的!”于是項羽與范增急攻滎陽。劉邦的謀臣陳平抓住了項羽多疑、自大的特點,利用反間計,離間了項羽同范增的君臣關(guān)系。
項羽的使者來了,劉邦叫人準備豐盛筵席,捧著佳肴正要進獻,細看使者,故意假裝驚訝地說:“我們以為是亞父的使者,沒想到卻是項王的使者?!北愀鼡Q佳肴,改以粗食供項羽的使者吃。使者回來報告項羽,項羽就懷疑范增與漢有私情,漸漸奪去范增權(quán)柄;最終范增受不了項羽的猜忌,辭職歸鄉(xiāng),結(jié)果還未到家,便因背上生毒瘡發(fā)作而死。
當真是佩服劉邦,陽謀有張良,陰謀有陳平,后勤有蕭何,統(tǒng)兵有韓信,廝殺有樊噲等人;而這項羽自身勇武不假,但麾下好不容易有范增這么一個頂級謀士,卻也不懂得好好珍惜,結(jié)果還將其氣走了,也難怪項羽最終會敗在劉邦之手,這的確是敗得不冤。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大學院校在線查
有疑問就來發(fā)現(xiàn)